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9376号 沪ICP备2020037177号-2 网站地图
上海市嘉定区文化和旅游局网站 主办单位 联系方式:69989838 网站标识码:3101140038

为有效激发嘉定区未成年人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深入开展乡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让更多孩子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2017年暑假,嘉定博物馆结合本馆资源,开发了一系列涉及文化、历史、艺术等形式多样的社教活动,旨在普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文物“活起来”。本次活动,市民朋友们通过“嘉定博物馆”官方微信号预约参加,所有项目均免费开放,受到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热烈欢迎。
一.“诗画生活”——国学启蒙课程
“诗画生活”国学启蒙课程是嘉定博物馆在暑期推出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文物活起来”系列活动之一。包括有“国画基础”,“吟诗起舞汉舞”、“碑刻与篆书”、“书法基础”、“古琴启蒙”等课程。中国画是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中国民族传统绘画,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性格、心理和气质, 随着7月19日国画班的开办,“诗画生活”国学启蒙课程也正式拉开了帷幕。老师先是在宣纸上亲自示范了国画中各类山石的画法,又以PPT讲述的形式,生动地向小朋友们介绍了山石的不同皴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朋友们从一开始小心翼翼的斟酌到大胆用墨,慢慢地熟悉了用笔的力度与方法,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完成了一份笔酣墨饱、得山石神髓的优秀作品。
在汉舞班的学习中,小朋友们聆听着优美的歌曲《相思》,领略到了汉舞清新、苍劲、壮美的魅力;碑刻与篆书班中,小朋友们倾听、了解了嘉定的篆刻历史,并熟悉了篆书的品性,在四天的课程结束之时,写出了匀净庄严的“嘉定”二字;书法基础班中,通过对颜真卿字帖的描摹,使小朋友们掌握了如横、竖、撇、捺、折勾等基础笔画的写法,并调整了握笔、站姿等练习书法的基本要求;古琴启蒙课程中,嘉博邀请到了古琴大师李祥霆真传弟子、现任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国学院院长、天华雅乐团艺术总监的祝君乐老师进行授课,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奏完后仍是余音绕梁,使人沉浸于"诚古调之希声者乎"的思绪之中。
中华传统文化年代久远,分布广阔,孩子们在感受了国画、汉舞、篆刻、书法、琴艺之后,对国学历史会有进一步的了解,也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神魅力所在。
二.“文化之旅”——探索夏令营
8月7日上午,为期一周的“文化之旅——2017嘉定博物馆探索夏令营”正式开启。为了让夏令营的小朋友们更好地了解嘉定值得记忆和骄傲的历史,嘉定博物馆特地开发了一系列以孔庙碑刻“嘉定”为元素的宣传品分发给小朋友们,如以碑刻中篆体“嘉定”二字组成的帆布包、帽子、徽章等。
五天的夏令营活动期间,小朋友们在博物馆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参观孔庙、了解了古建筑的奇妙结构;找寻碑刻上的嘉定,了解嘉定厚重的历史;听嘉定名人故事、追寻先贤的足迹;玩科举游戏、体验古代考试制度;做小小讲解员,口述嘉定历史。还在嘉定地面文保专家的带领下参观身边的文物建筑,了解记录在嘉定地面上的生动历史。
在夏令营的第四天,小朋友们跟随博物馆乘坐专车到达了儿童博物馆,观看了一场漫步太空的球幕电影,又欣赏了太空舱升空表演和海上龙卷风展示,还自己体验了一把“把舵航海”。参观完儿童博物馆之后,又来到了世博会博物馆,跟随讲解员姐姐了解了世博会的历史以及万国博览盛况。一天的参展结束后,小朋友们可以说是“博览世界”,收获颇丰。
除此之外,参加活动的孩子们还体验了碑拓传印、国画写生、巧制书签、帆布袋DIY等博物馆特色手工活动,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全方位的文化感官体验。
此次夏令营活动得到了孩子们的一致认可与称赞,许多家长在活动结束后纷纷表示“活动很有意义,让孩子们接触了许多传统文化,期待下一次的相聚”。 活动中的课程大部分由嘉定博物馆独家开发,首次推广,是嘉定博物馆未成年人多样化教育的一次探索与尝试。通过看、听、想、触摸、实践等多个环节,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求知欲;通过的对嘉定的了解,对嘉定历史文化的了解,增强“文化自信”。
三.茂林修竹——“兰亭的故事”特展教室
7月3日,“茂林修竹——‘兰亭的故事’”在嘉定博物馆特展厅拉开序幕。为了让特展走入市民生活,让孩子们也能欣赏并理解“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书法的发展源流和传承脉络,7月至8月的每周六下午,嘉定博物馆启动“特展教室”活动,邀请专业的美术老师,带着孩子们临书画、刻章印,感受以王羲之为代表的魏晋文人风骨和精神世界。
活动中,小朋友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宣纸上描绘出竹林,感受国画中宁静致远的心境;在瓷瓶上亲自动手,手绘出喜爱的纹饰,完成一件艺术品留作纪念;在橡皮上刻出自己的名字,做出非常具有意义又极具实用性的姓名章;体验古老的印刷技术——拓碑,将《兰亭序》中优美的词句通过拓碑印刻在宣纸上;还动手剪刻出自己喜爱的“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作为书签,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与文人气韵的精彩结合。
“特展教室”手工创意活动一直深受家长与孩子们的喜爱,小朋友们在增强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可以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可谓是受益良多。
四.“热情公益”——志愿活动开展
作为学生重要的第二课堂,嘉定博物馆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为未成年人拓展校外教育活动提供了有力场所。暑期期间,博物馆的特色项目,来自普通小学“少年讲解队”,共接待观众98批,473人次。嘉定一中、上外实验高中的280位同学们在馆中进行了两个月的志愿实践。他们分组在嘉定孔庙内为游客进行义务讲解服务,得到了游客的一致好评,也有同学参与了特展教室、夏令营等活动,协助老师顺利完成课程的进行。
志愿者们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圆满地完成了他们的社会实践任务。
嘉定博物馆利用暑期开展针对未成年人群体的系列活动,在帮助孩子们积累历史知识、人文知识的基础上,接受更多智慧和审美的熏陶,通过观察历史理解现代社会。嘉博将继续秉承着“传播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理念,推出更多的普及性教育活动,使国学传统在市民群众中发展、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