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博资讯

嘉博资讯
落针成画——体悟苏绣细腻之灵
发布时间:2020-08-18 13:00:44 浏览:来源:上海嘉定

8月11日下午,嘉定博物馆2020暑期夏令营“诗画生活”系列课程之“苏绣手作班”圆满结束。本次课程由苏绣匠人陈碧娴老师带班执教。

苏绣起源于苏州,位居四大名绣之首,同时也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在中国各大绣品中独树一帜,是因为其色彩清雅,绣工细致,在图案构思方面,则多描绘江南烟雨,小桥流水之景。绣娘通过一双巧手,执针引线,将花草树木,飞鸟鱼虫等意象尽数绣于布帛之上。


08da86e37ad447a3a2ba2ff******2118.jpg

课程伊始,陈老师首先向学员们介绍了苏绣的起源以及其种类繁多的各种针法,如“平针法”、“套针法”、“滚针法”等,并且向学员们展示了本期课程需要完成的作品——一柄集合了竹叶、蜻蜓、花瓣图案的双面绣团扇。接着,陈老师示范了苏绣的准备工序——“理丝”、“劈丝”、和“捻线”。在基本的技法讲解之后,同学们纷纷开始动手操作,对配好颜色的丝线,按照色系递进渐变进行归纳整理,根据图案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丝线由深至浅一一进行劈丝和捻线,做好刺绣前的准备工作。


16ec2d8d560a42b5b972cabb949f1413.jpg

在接下来的课程中,老师不时地对每位学员的作品进行点评和讲解,指出欠缺与出色之处。伴随着学员们逐渐熟练的针法,陈老师又演示了“捻针”,“双套针”,“虚实针法”,“乱针”等较为复杂的技巧,使扇面上的竹叶与花瓣部分更具层次感。为了让绣品更加美观和吸睛,老师还传授了“双面绣”的技法,讲解了丝线颜色搭配的技巧,学员们热情高涨,围坐而观,不时地与伙伴们互相交流,亦或是向老师请教遇到的问题,大家“以针代笔”,细细地描绘着自己手中的作品。随着银针在丝帛间上下翻飞,一柄柄精巧的双面绣团扇在大家的全神贯注中一一完成,扇面上,竹子和蜻蜓的图案寓意“平步青云节节高”,光线下,不同的角度闪现出不同的光泽,如珍珠般引人注目。


f38033b11f384ebabe9b7fd69648d70c.jpg

在为期五次的课程中,陈碧娴老师将自己对于苏绣多年的技法钻研和经验倾囊相授,向学员展示了多幅凝聚了匠人心血的精美绣品,让学员们感受到苏绣穿针走线间的魅力以及这项技艺背后的细致与耐心,对这门讲究精细雅洁的技艺有了进一步地了解和喜爱。作为一项针尖的艺术,苏绣带给学员们的是一种传统文化的熏陶,也是对汉家技艺细腻之美的诠释。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传承和普及优秀江南文化,进一步加深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对家乡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嘉定博物馆在暑假期间策划推出“诗画生活”——传统文化夏令营。集合馆内外资源,联手行业专家打造传统文化课程,通过书法、篆刻、拓印、苏绣、古籍装帧等短训班的形式,带领青少年领略古代文人的雅趣,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了解,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深植在孩子们的心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