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博资讯

嘉博资讯
竹雕清韵——品味嘉定竹刻之雅
发布时间:2020-08-25 13:50:14 浏览:来源:上海嘉定

8月20日下午,嘉定博物馆2020暑期夏令营“疁城记忆”——乡土非遗系列课程之“嘉定竹刻体验班”,在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团队何欣老师的带教下圆满结束。


dd3e985370eb4395a2503b1c032b8d70.jpg

嘉定竹刻以刀代笔,将书、画、诗、文、印诸种艺术融为一体。2006年6月正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12月建立嘉定竹刻博物馆。

课堂伊始,老师借助PPT课件向大家普及了嘉定竹刻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刻竹的工具以及代表技法等。本次课程主要学习留青刻法。留青,又称平雕、皮雕,即用竹子表面一层青皮雕刻图案,把图案以外的青皮铲去,露出竹肌。竹刻之前,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员们学习了刻刀的用法:右手中指抵住刻刀,左手稳住角度往前推,借力运刀。切记刀口“平的一面”向掌心,而刀体垂直于竹面,按图案从里到外开线,平口朝字,斜口朝外。随后,学员们就开始练习起线、铲皮等基本手法。老师再三叮嘱学员们,拿着竹片的时候,须“拿一半,放一半”,图案转角处要回旋下刀,铲青皮时,刀要带点弧形,才不会刻坏竹片。


1be6ba0a9aa148ceb093876c7f7ac362.jpg

学员们积累了一定的留青竹刻基础技巧后,就开始独立制作属于自己的“竹报平安”竹刻臂搁。在打磨好的竹片上,学员们认认真真,一刀一笔地勾勒,踏踏实实,一铲一刻地精益求精,之后洗去墨迹覆盖,经过打磨,最后擦上核桃油。“竹报平安”四字承载着简单美好的祝愿,一块块简单不起眼的竹片,在精心雕刻下,变成了一块块独家定制的臂搁。

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何老师又教授了阴刻的技法,学员们自主设计并书写篆书“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学员与老师一人一字,采用阴刻的技法刻于竹上,共同完成了一幅完整的竹雕艺术作品,足以证明四天的课程使年龄各异的学员们培养出了集体感与友情。


cc8eae6579ad4b709fc4a853c6a18657.jpg

本次四日体验课程,以最直接的方式令学员们认识并了解了嘉定竹刻的初步技法,近距离地感受到这项国家级非遗风雅绝俗的雅玩趣味,从而让更多人爱上嘉定竹刻,传承疁城绝技。

随着竹刻体验班的顺利结课,嘉定博物馆2020暑期文化夏令营活动圆满收官。为了更好地传承和普及优秀江南文化,进一步加深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对家乡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培养未成年人对“非遗传统手工艺”传承和保护的兴趣,嘉定博物馆在暑假期间策划推出“诗化生活”传统文化系列、“疁城记忆”乡土文化系列、“指间技艺”非遗传承系列、“行走嘉定”文化遗产系列等课程。以一日体验班、4-6日短训班相结合的方式,让市民,特别是青少年,有机会零距离接触地方乡土非遗文化,激励青少年传承地方文化的精粹,切身感受嘉定丰厚的文化积淀,让本就与市民血肉相连的本土文化根深叶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