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9376号 沪ICP备2020037177号-2 网站地图
上海市嘉定区文化和旅游局网站 主办单位 联系方式:69989838 网站标识码:3101140038

现厂演播厅线上直播。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著名画家邵仄炯携其畅销新著《读懂中国画》的影响力,吸引了1000+的网络受众,创讲堂听众新高。
讲座紧扣“文人画”这一中国特色文化样式,梳理源流,详解宋、元及传承。宋代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黄金年代,开辟了院体画和文人画并举、文人用笔墨出发审美情绪的新局面。其中,宋徽宗赵佶与苏东坡是重要的推手,为中国文人画的写意开启了新天地。
邵仄炯认为,宋代之所以是中国绘画的一座高峰,首先是介于极致精妙的写真能力,能将大千世界再现与纸面,这在当今可能不算难题,但在一千年前能具备这种高妙技术实属非常不易;
其二,宋代绘画讲究一种有秩序的美,这种秩序感是画家通过自己的观察,将无序的、千变万化的自然经过有序地排列、组织后落实在绘画上,是崇尚格物致知的体现。在北宋郭熙的《早春图》中,就不仅展示了早春的气象和山势的雄伟,更体现了大自然的井然有序;
其三,宋代绘画注重文心的表达,以宋徽宗《瑞鹤图》为例,画面上方的白鹤虽然工笔细描如院体画,但其造型却充满了浪漫的艺术气质,是徽宗皇帝内心对自由理想的向往,画面下方的宫殿则意味着现实,是他身为帝王不得不处的境遇。所有的绘画技术的表达,对于万物秩序的这种追寻,都要以一颗文心来把它平衡、把它表现。
在文人笔下,诗与画一定是结合在一起的。画上的题诗,其文其书,无一不是画面的组成部分,书画融合,诗书画三绝,千百年来那些美丽与凝练、意境和韵律打动着古往今来的人们!
文章转载自“上海一本书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