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9376号 沪ICP备2020037177号-2 网站地图
上海市嘉定区文化和旅游局网站 主办单位 联系方式:69989838 网站标识码:3101140038

今年五一正逢后疫情时代的第一个长假,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被重新点燃,基于这一形势,嘉定博物馆做好相关预案,合理控制参观人流,同时以精彩纷呈的活动吸引了众多新老游客前来参观,各场馆在五一期间共接待游客26772人次。
为了展示甲骨文明,推动甲骨文化的普及和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嘉定博物馆联合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共同策划举办的“甲骨文记忆”展览,于4月30日在嘉定博物馆特展厅拉开帷幕,展出了约50件甲骨文残片。甲骨文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距今已有3000余年,是研究中国历史的第一手史料。围绕本次展览,嘉定博物馆精心筹备,线上线下同时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大量市民参与其中。
5月1日下午,一场别有风趣的甲骨文火烧书法纸扇面DIY活动在嘉定博物馆上演,共有15组亲子家庭参与。悠久的历史文化介绍带着孩子们走进了甲骨文的世界,学写“中国”二字甲骨文,认一认甲骨文的十二生肖,猜一猜有趣的甲骨文中的象形文字……一系列的互动让“甲骨文”活了起来,变得生动可爱。掌握了基本知识的孩子们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以指为剪,撕出心目中甲骨文残片的样子;以香为笔,在渺渺白烟中熏染印有甲骨文字的纸片,在香气中对话遥远的甲骨文。通过模拟“锦灰堆”这一种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大家完成了一把把古朴雅致、独一无二的火烧书法纸扇子。
5月3日下午,嘉定博物馆特别邀请到了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蒋玉斌老师做了主题为“甲骨寻亲记——殷墟甲骨缀合的故事”的嘉博学堂讲座。商周甲骨作为三千多年前的遗物,残损情况十分严重,存世甲骨90%以上都是残片,原属同版的碎片往往分散多处,需要甲骨研究者将其重新拼接,专业术语是“甲骨缀合”。蒋老师在讲座中指出,甲骨缀合是拼接甲骨文记忆碎片最基本的方式,无论对于识读文字、文本,还是探讨商周时代的历史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他结合许多具体实例介绍了甲骨缀合的研究情况,并将一些甲骨学基础知识融入其中。通过蒋老师的精彩讲解,参与的市民都感到对于甲骨文和甲骨学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借此对本次“甲骨文记忆”展中的展品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
同时,五一长假期间嘉定博物馆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始推出“甲骨文有说头”和“猜猜我是谁”两个专题栏目,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对甲骨文化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科普。前者开展线上问答,在一问一答间带领大家寻找展览关键元素,解密甲骨文流传衍生的历史答案;后者则是每期一猜,通过互动让市民了解甲骨文的演变传承过程,从而领略甲骨文“刻骨铭心”的魅力。
整个五一长假,嘉定博物馆在积极做好服务接待的同时,为市民讲好嘉定故事和甲骨文化,发挥自身作为公共文化主阵地的作用,力求让前来博物馆参观的每位游客都能有愉快充实的体验,在嘉定博物馆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据悉,本次“甲骨文记忆”展览将持续到7月30日,嘉定博物馆还将根据不同年龄层的看展需求,陆续开展“甲骨文的记忆”展系列特展教室活动,通过互动+教育活动,不断深化看展体验,积极回应文化诉求,提升市民群众的感受度和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