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博资讯

嘉博资讯
与大咖面对面 了解古文字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3-06-30 10:53:08 浏览:来源:上海嘉定

为观众更好的解读“甲骨文记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6月28日下午,嘉定博物馆特别邀请中国美术学院汉字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曹锦炎教授做了主题为“古文字学简说”的讲座。七十多位市民参与了本次讲座,现场座无虚席。讲座由嘉定博物馆馆长王新宇主持。


bb31c7251a604c76a88e9840e780ec12.jpg

曹锦炎教授长期从事古文字研究,是目前中国古文字学界的领军人物。讲座伊始,曹教授以良渚文化陶器上的刻画符号为引,详细介绍了“六书”造字原理,并配以丰富的例证,总结出古文字演变中的几个明显特点:象形变为不象形、线条化发展成笔画化;文字演变过程中简化和繁化并存;文字构形演变中正体和俗体并存。在对汉字的发展与演变进行理论层面的梳理后,曹教授接下来对具体的古文字材料进行了解读,首先介绍了甲骨文,包括甲骨文的发掘历史及内容,并总结了甲骨文的文字特点,认为甲骨文是一部商代历史的百科全书;古代称铜器为“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做“金文”,其对我们认识历史和学习书法有极大的价值,西周时期为金文的全盛时代;而在春秋战国之交,社会方方面面的巨大变革,也对文字形体的演变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剧烈推动,形体上变化最显著的特点是俗体的流行,印章、陶器、货币、简帛等材质上也保留着丰富的文字内容,为后世认识先秦时代提供了宝贵的原始素材。


4cedfdb9e984463395fbb33ced44d0ba.jpg

本次讲座曹锦炎教授从造字原点出发,通过对古文字形音义演变规律进行解读,带领市民朋友重新感知汉字的世界。原本看似复杂难懂的古文字,在曹教授深入浅出的介绍下,让人很直观地感受到其发展脉络和美学价值,并感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学术大咖难得的面对面聆听学习的机会,让所有参与本次讲座的市民都感到收获满满、不虚此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