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9376号 沪ICP备2020037177号-2 网站地图
上海市嘉定区文化和旅游局网站 主办单位 联系方式:69989838 网站标识码:3101140038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的重要指示精神,普及AI技术创新运用,强化数字技能培育,激发嘉定学子科创热情,弥补无法参加夏令营课程学生的遗憾,8月20日,嘉定教育与嘉定博物馆跨界合作,将夏令营的热门课程《AI唤醒:如果文物会说话》搬进线上直播间,围绕春秋·蟠螭纹鼎、清·圆雕“陶渊明赏菊”竹刻摆件、现代·胡厥文《风尘三侠图轴》等六大特色文物,以“科技+文物”的形式,开展《集教授课堂》第二期直播,在线教学如何三步打造一名会讲解的“文物智能向导”。嘉定教育、嘉定青少年科创集散地双平台直播,人气火爆,反响热烈。
文物“复活”:
在线讲述“自己”的故事
“天涯路远……藏着隋末唐初的江湖侠义”,一名书童正在将风尘三侠的故事娓娓道来。课程开始,集教授用AI将嘉定博物馆馆藏现代·胡厥文《风尘三侠图轴》化作动态叙事短片,让大家认识到了什么是AI数字人,精准的形象生成,以及故事惟妙惟肖地输出,让直播间的每一位观众都真切感受到,在数字浪潮的托举下,传统文化正以全新的姿态焕发出蓬勃生机。
同学们正在讨论数字人是什么的问题
正反案例教学:让AI“听懂”你的创意
本次直播,来自四所中学的同学们跟随集教授一起利用AI的“魔法”,让文物“开口说话”。
想要让AI“听懂”我们的创意,首先需要掌握正确的AI“指令”。集教授以《风尘三侠图轴》为例子,输出了“简易”与“详细”两个版本的指令。随着AI的运行,“简易版”指令生成出的视频与《风尘三侠图轴》大相径庭,而“详细版”指令输出的视频,却完美复刻了原有文物画面。
错误案例示例
正确案例示例
通过正反两个版本的对比,集教授让大家更直观地看到了什么是“正确”的指令词条。现场的四位同学也跟随着集教授,输入指令、优化词条,生成了自己心目中的数字人形象。
打造智能向导:让文物开口说话
在明确了AI的“正确使用法则”后,集教授带领大家开始学习本次直播的“重头戏”:打造文物智能向导。
集教授继续以《风尘三侠图轴》为文物案例,分三步演示了如何打造一个会讲解的文物智能向导:从文生图的基础形象构建,到图生视频的动态呈现,再到文物知识内容“注入”。学生们跟随教学步骤,亲眼见证了文物“开口说话”的奇妙过程。
现场同学正在生成文物向导
在生成的“文物向导”讲解文物的视频中,图轴徐徐展开,红拂女从画中走出来,向大家讲述《风尘三侠客》这一浪漫而又豪情的侠客故事。AI与传统文化、科技与少年的创造想象交汇融合,正焕发出数字时代的勃勃生机。
参与现场教学的陈雨珂同学在学习后,想要在课后将自己生成的数字人再次优化,“变成Q版,会更加平易近人”。在陈雨珂看来,AI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开辟了新的途径,用AI参与文化的再创造,让传统不再只是被“保护”,还能被“续写”。
此次跨界合作的直播课将今年暑期夏令营课程的核心环节与精彩内容再现,为观众们打造了一场可看、可学、可思的数字化课堂新体验,不仅让嘉定学子学习到了相关的AI生成技术,更让他们直观地感受到了AI技术与传统文化碰撞的创新实践。
直播干货:
教你三步打造数字人
step1:画个专属数字人
打开AI生成软件,利用文生图技术,设计自己专属的数字人形象。首先,提取文物特色元素以及融入相关元素来保持整体画面风格的统一完整;其次,指定自己要呈现的数字人形象细节、绘画风格以及其背景环境;最后,不断优化词条,来保证数字人形象生成的美观性与准确性。
step2:让数字人动起来 完成静态数字人形象后,通过图生视频技术赋予它生命力,使数字人“活”过来。
图生生成视频步骤
step3:给数字人"装"知识 最后,将文物知识“注入”所设计的数字人中,并通过视频识别驱动数字人的动态与口型同步。在文物知识的输入中要注意AI生成的伦理问题,避免出现歪曲文物历史、用途、价值的现象。
数字人打造,你学会了吗?赶快动手试一试吧!
特别提醒:
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中特别强调在中小学应用场景中,应以保障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为前提,通过规范化使用充分发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潜能。小学阶段禁止学生独自使用开放式内容生成功能,教师可在课内适当使用辅助教学;初中阶段可适度探索生成内容的逻辑性分析;高中阶段允许结合技术原理开展探究性学习。
转载自嘉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