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9376号 沪ICP备2020037177号-2 网站地图
上海市嘉定区文化和旅游局网站 主办单位 联系方式:69989838 网站标识码:3101140038

清风廿五润童心 代代童声传文明
———我的志愿带教坚守之路
教化疁城——嘉定,一座历史悠久的人文荟萃、文风昌盛的江南文化名城,古庙悠悠,文峰塔巍然耸立,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形成了嘉定博物馆独特的人文资源,是嘉定市民赖以学习、教育、休闲的理想场所,源源不断地为市民输送着精神文化养分。因而,嘉定博物馆在无形中折射出我们上海嘉定这座城市的精神文化厚度!
在我教师生涯的大部分业余时间里,曾无数次地与嘉定孔庙亲密照会,一遍遍地带领着学生行走在嘉定孔庙的古树名木间,反反复复地指导学生徘徊在孔庙的泮桥边、牌坊前、殿庑内,亦或是棂星中门的“鱼龙石刻”下,迎客讲解......也曾不知多少次地组织学生走向嘉定孔庙探寻......
岁月悠悠,时光昭昭,不经意间猛然回首,我与嘉定孔庙结缘已有整整25年了,回忆这段志愿带教之路,有辛勤奋斗、殷殷期盼,更有甜蜜感悟,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第一次与嘉定孔庙的交集,是2000年3月的一天,我接到了学校的安排——指导学生撰写探究孔庙的毕业论文。一路上孩子们欢呼雀跃,但一到孔庙都安静下来,他们认真地参观,不时地发出不解的疑问,尽管老师一一解答,但也满足不了他们所有问题,例如:为什么进嘉定孔庙有三扇门,而我们不从正门进?......于是指导他们通过上网、翻阅书籍搜索资料来获取答案,然后他们在论文中纷纷写道:我在代表封建等级制度的中桥上狠狠踩上了一脚;原来我们现在的道德礼仪规范都传承于孔子的思想文化,给后人以仁礼的启发......现在想起来那时带领学生参观嘉定孔庙,就是给了学生一把自己探究的钥匙,启发他们不断从嘉定孔庙中汲取知识和智慧及中华传统文化之养分。
第二次与嘉定孔庙的亲密接触,是2002年3月起到现在,学校派我负责一项特殊使命——创建并带教一支“疁城少年义务讲解队”,即带领学生业余时间为四方游客讲解孔庙的历史与文化,当时我既感光荣又犯愁,因为是新生事物没经验,要另外花费课余时间去摸索。于是我充分利用嘉定孔庙独特的人文资源和课余时间,引导学生“讲疁城先人功绩,传嘉定灿烂文化”,让他们在讲解中锻炼才干,服务他人,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渐渐地,灿烂的历史文化深深吸引着我,便欣然一年又一年地带教这支队伍,一种为中华文化奉献的思想便在我心里悄然生根,从此我的所有业余时间和心血都花在嘉定孔庙文化中穿行,花在创建及带教小讲解队伍上探索,我就在嘉定孔庙与小讲解员之间架起了一座文化传播的桥梁。
创建少年讲解队需做一系列工作,选拔人才、管理队伍、思想教育、技能训练、跟进辅导、暑期实践,处理好各种关系,进行改革与创新等,都倾注着大量心血。
1、智慧创队。我把校本、培优课程与讲解队辅导紧密结合,开设“嘉定小先生”校本兴趣课,用嘉定先人的事迹启迪学生,用自己的爱乡之情燃起学生的爱乡之情,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指导讲解中,我不断实施各种教学培训方式,如“走读式”培训:带领队员们实地丈量孔庙的每一寸土地,认识孔庙的每一件文物,细数嘉定文化的每一位历史人物;“榜样式”激励:用小讲解员前辈大哥哥大姐姐的现实榜样激励队员不断奋进,用他们的“小故事”传递“大智慧”;“定制式”讲解:针对不同人群准备不同版本,给小朋友讲“孔庙里的小动物象征”,给中年人讲“孔子文化知识”,给老人讲“嘉定文脉的乡愁记忆”;“1+1”传帮带:每位老队员结对新队员,让传承从“听我说”变成“我要说”,让孔子文化从老队员心中自然流淌到新队员骨子里,到市民仰望的眼里心里......
2、耐心凝队。我随时耐心稳定队员的思想状态。当队员刚拿到讲稿时表现出畏缩心理时,我及时鼓励,教他记诵方法,帮他制定背诵计划;当队员记熟讲稿进一步实地训练遇到困难时,我及时给予他信心,肯定他的点滴进步;当队员正式上岗给游客独立讲解退缩时,我及时给他壮胆,耐心地表扬他的优势,让他勇敢尝试走出独立讲解的第一步。当队员学习成绩退步或有实际困难想要退出讲解队时,我又及时激励,耐心细致地给他们讲述留下来的理由,让他们清晰看到继续坚持的光明前景和意义。
3、爱心管队。我始终坚持亲自跟踪与辅导队员的讲解:多少个双休日,我时常与队员一样早早来到孔庙门口,笑盈盈地陪伴着队员讲解,仔细聆听,深深凝视,手把手指点传授,随时捕捉队员讲解时精彩传神一瞬的定格......并随机处理突发状况,家长无法来接队员,我就亲自送回;队员在讲解中被问懵了,我循循善诱启发他;队员请假我就及时调整。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转眼间,一批批队员在精心培育下锻炼成长,展翅翱翔。他们中有全国少代表、市区级优秀队长、优秀队员等,使我获得了精神上的慰藉!多年来队员们在嘉定孔庙这个校外基地上磨砺意志,锻炼才干,品尝到了为他人服务的乐趣,也收获了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与本领,并多次得到四方游客的称赞和荣誉:区精神文明百件好事之一、区暑期特色项目、市优秀项目、区优秀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一批批队员参观了市内多个博物场馆,写下了真挚感人的体会文章,有的获市级奖项,有的被刊登在报刊上。在此过程中我也积极参与活动并收获了一些奖项:镇暑期特色工作先进个人、区少先队活动说课大赛二等奖、区志愿服务优秀组织者、市“红色一课”馆校合作优秀课程征集三等奖,撰写一些体会文章如《怎样上好一节精彩的思政课》书稿发表于《上海教育》等,师生所获成果均源于嘉定博物馆丰厚养分的汲取、积累与滋养。
第三次与嘉定孔庙深度合作,2020年1月开始至今,参与学校市项目化学习活动,与学校老师一起带领学生设计与开展一系列博物馆探究活动,如带领“嘉定小先生”学生社团参观“嘉定博物馆”、“嘉定孔庙”、“嘉定翥云艺术博物馆”等场馆,向市区级领导、专家和同行进行了《馆校联动 跨界融合——小英雄》和《画说孔庙里的奥秘》等成果展示,获得了高度好评。
一直以来,博物馆是一座人类的精神财富宝库,是市民、游客认识城市历史、感悟城市辉煌的窗口,它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滋养着市民的文化修养,丰富着市民的业余生活,拓展着市民的工作内涵,引领着市民眼界高远,汲取着其中的智慧与精神力量!作为一名嘉定教师在从教的大多数业余时间内,一次次与嘉定孔庙亲密牵手,真是无比荣幸!嘉定博物馆真是我工作上亲密的伙伴、丰富的资源库,也是我业余生活的后花园,我的工作、学习与生活就这样零距离地随时在嘉定博物馆里予取予用需要的文化资源,我感到非常便捷和幸福!
我爱博物馆,它能提升我的境界;我爱嘉定博物馆,因为我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与嘉定博物馆如此地息息相关,密切相连,助我筑梦成真;我爱享受嘉定博物馆,它能时时引领我的生活品质,使我精神充裕;我更爱“疁城义务少年讲解队”的志愿带教工作,让我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意味着:带领队员的全面提升、服务游客的精神文明展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精神的生动实践、接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的使命可达,这样的价值与意义确实不凡!
现在我把嘉定孔庙场馆视作一片绿色的田地,让我在上面有计划地耕种中华优秀文化,浇灌着孔子思想、疁城先人传承的文化养分,收获着队员思想道德日新月异的成就,让我充分享受到一位农人的田园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