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孔庙(科举博物馆)

发布时间:2018-03-16 点击数:

 

   

   嘉定孔庙(科举博物馆)---体验南宋县学之美
    

    如果你的孩子正值学龄,那么一定要带他们去嘉定沾沾仙气。自古以来,嘉定出过 192 位进士和 3 位状元,如此人杰地灵的地方自然是值得望子成龙的父母们前去的,尤其是孔庙,应当算是嘉定书卷气最浓的地方了。嘉定孔庙有“吴中第一”之称, “教化嘉定”是的源头,目前也是中国科举博物馆的所在。孔庙门前为东西向的甬道,甬道东西均有牌坊,名为育才坊和兴贤坊,面对大门的牌坊叫仰高坊。沿汇龙潭方向去的石柱顶上刻有姿态各异的 72 只狮子,代表孔子 72 个最优秀的学生。从正门进去便是泮池,再往前是大成门。说起泮池,它为什么是半圆的呢?据说是因为北京故宫前的大泮池是个完整的大圆池子,自然天下之泮池均不能出其右嘛,所以都只能建成半圆形的。泮池上是状元桥,大家可得注意了,这里有三段桥横跨在泮池之上,但只有中间这座最大最精美的才是状元桥,既然是去求学的,自然应当走的是状元桥,从前也都只有皇帝和状元才可以走这个桥呢,可别认错了。大成门前有七只,背负大石碑,记载着 13 世纪以来历代修建孔庙的情况,从这里你可以发现,原先孔庙建筑体制规模不大,开始的时候仅有大殿和化成堂,是后来经过反反复复的重新扩建才有今天占地 17 亩的规模。孔庙里面的主题参观部分现在是中国科举博物馆,它也是海内外唯一的科举专题博物馆,有科举文物和相关展品一千余件。里面有五个展厅,分别介绍科举制度产生的历史,以及科考的整个过程,展示了很多状元进士的试卷,卷面整洁度绝对应该获得“书写分”。同时,也介绍了很多经过科考而后成名的士子,几乎隋唐以来的名人都提到了,很多珍贵的历史资料真实展现了诸多秀才举人的故事。清代的三份朱批试卷、题目以及考生作弊用具“麻布坎肩夹带”“丝、绸夹带”等都是罕见的科举文物。看过那些作弊用具之后,还真是不得不佩服以前的考生眼力那个好啊:巴掌大的手抄书大小的地方要写上几百个比蚂蚁还小的字,看的时候应该也没有放大镜,换作今时今日,这么迷你的字早就已经难倒一片近视眼了。孔庙大堂是摆放孔子塑像的地方,而且还摆放了祭祀圣人时所要用到的器具,很多是乐器,比如编磬、编钟、古琴、笙箫等。四周围墙接近房梁的地方贴的是孔子授学以及孔子与弟子之间发生的一些故事。殿堂内还有孔子与七十二弟子的塑像,你可以放慢脚步看看这 72 个神态、身姿各异的弟子,也许从他们的举手投足之间也能看出些性情来。回头再想想发生在他们身上或睿智或愚钝的故事,说不定你也能对应地找到几个。

    碑廊有宋代黄庭坚,明代沈周、文徵明、董其昌,清代何悼和学养志节相同的唐时升、娄坚、李流芳、程嘉燧等“嘉定四先生”的珍贵墨迹诗文石刻。科举博物馆内还有一比一还原的顺天府贡院会试考试考场,里面有些蜡像形象地表现当时应试的状态,只看见蜡像在一平方左右的格子间里又要应试又要生活的。如果赶得巧,出园的时候还可以在当湖书院模拟讲堂通过声电技术来上一堂生动有趣的儒家课堂,一定会成为你孩子难忘的经历。

 

        嘉定区南大街183号
        电话:021-59919581
        开放时间:8:30-17:00(16:30后禁止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