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出户 咫尺体验指尖非遗——“疁城记忆”苏绣课程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22-08-22 点击数:

8月18日,由嘉定博物馆打造的“疁城记忆——乡土非遗文化夏令营”之“苏绣手作”课程圆满结束。本期课程历时四天,通过线上教学的模式为大家带来了丰富有趣的苏绣初体验,除了预约上课的同学以外,老师生动鲜活地讲解和细致入微的现场教学吸引了更多“旁听生”前来学习。

苏绣起源于苏州,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漫长时间的打磨使得苏绣极具艺术性和审美意趣,形成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吴地风格,其绣技则具有“平、齐、细、密、和、光、顺、匀”的特点。作为中国传统工艺之一,苏绣已于2006年5月20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了让更多市民有机会体验到非遗文化的魅力,本次嘉定博物馆请来了苏绣匠人阿紫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四天精彩的课程。

b2a8818ba3e247069573fe54ca4c1e57.jpg

课程内容设置中,将理论和实操有机结合,摒弃机械式地灌输冗长的理论知识,在针法、分线等实践中穿插苏绣历史起源与逸闻轶事,为课程增添了趣味性。本次课程的任务为完成一幅以青绿山水为主题的苏绣项链,所绣图案以《千里江山图》为灵感来源,结合传统苏绣针法,古朴美观、浑然天成。在授课过程中,阿紫老师介绍了捻针、套针、辫子针、锁链针、抢针等不同的苏绣针法,并现场配以图文演示。随后几节课中也对不同针法的走针方向和穿插细节进行详实罗列。授课期间,学员积极参与,针对自己所遇到的疑难踊跃提问,对此,阿紫老师也会进行深入浅出的现场解答,并针对一些问题进行苏绣知识的延伸拓展,课堂氛围热烈融洽。最后,在学员和老师的共同配合下,大家都顺利完成了别具一格的苏绣作品。

ccd851d9caa04135b5aa53e3d266e3d7.jpg

本次嘉定博物馆开设的苏绣课程暂时落下了帷幕,但是非遗技艺的传承依旧步履不停。随着当下愈来愈多的青年人加入,传统非遗不仅被赋予现代性意义,也逐渐去芜存菁、焕发新生。在本次苏绣课程中,参与者们不仅能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亦增添了份传承之心,让非遗在一代代薪火相传中活化新生,成为更加瑰丽的文化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