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感受传统民俗文化,共品传统节日之美

发布时间:2023-02-06 点击数:

灯笼是我国年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寄托人们对健康、平安、长寿的美好期盼,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2月5日元宵节之际,嘉图讲座如期开展了“小小折学家”亲子活动,通过分享绘本故事《打灯笼》,带领孩子们及家长手工制作灯笼,一起感受传统民俗文化,共品传统节日之美。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活动开始,手工达人杨璐老师结合动画视频为现场读者分享了绘本故事《打灯笼》。打灯笼是陕西省武功县地区正月十五的一种风俗习惯,作者借小女孩招娣从期盼挑灯笼,到点亮、燃烧、熄灭,再到重新心怀期待的温暖描写,表达了对传统渐渐丢失的一种不舍,淡淡的离别乡愁以及在怀抱希望中慢慢长大。《打灯笼》是对传统习俗的生动刻画,绘本中有五彩缤纷的烟花、宁静浩然的雪、你来我往的村庄、各式各样的灯笼、开心玩耍的孩子等。作者从色彩、画面、还有主人翁内心的细致描写等元素,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普通而又生动的生活场景。翻开《打灯笼》,童趣在画面中流动,年味在灯笼中闪动,希望在成长中升腾。

活动最后,小朋友在讲师及家长的帮助下,手工制作兔子灯笼,一个个活泼生动的灯笼,寄予了大家对新年的祝福与美好期盼,也加深了大家对元宵节的了解。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它蕴藏着千百年来人们对于生活的祈愿。这些习俗也在时光流转中延续至今。


065dde7182954b079638d1644262ca2d.jpg

1b828b5ab24f495fa8df33962ac477fe.jpg

ead******243240eda6cc0105773aaba2.jpg

书目推荐

书名:《打灯笼》

作者:王亚鸽 文,朱成梁 图

出版社:连环画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11月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05633315

书目介绍:在年味开始变淡的正月初五,招娣终于盼望来了舅舅送来的灯笼,村巷里夜色如海,灯光点点,小伙伴们举着各自的灯笼互相斗艳:“你的是牛粪灯,好好看。”“你的是莲花灯,我的是火罐灯。”……转眼到了正月十五,年也要过完了,这是很后一晚打灯笼了……打灯笼是陕西省武功县地区正月十五的一种风俗习惯,作者借小女孩招娣从期盼挑灯笼,到点亮、燃烧、熄灭,再到重新心怀期待的温暖描写,表达了对传统渐渐丢失的一种不舍,淡淡的离别乡愁以及在怀抱希望中慢慢长大。这本书的画家,是博洛尼亚童书展插画奖得主朱成梁老师,画中有雪、有村庄、有灯笼、有孩子,童趣在画面中流动,年味在灯笼中闪动。是送给孩子的中国式新年祝福!

d033619bac0d******703c0af3bc912a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