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文旅深度融合 提升“行走江南”品牌效应 ——嘉昆太三地图书馆携手举办“行走江南——嘉定·昆山·太仓非物质文化遗产里的文化江南”展览
发布时间:2023-11-27 点击数:次
为进一步响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更好积聚嘉昆太的文化力量,共建精品文化旅游品牌,2023年6月9日,继2022年携手推出“行走江南——嘉昆太古典园林里的文化江南”三地联展之后,上海市嘉定区图书馆、江苏省昆山市图书馆、江苏省太仓市图书馆再度联合,举办“行走江南——嘉定·昆山·太仓非物质文化遗产里的文化江南”主题文献展,推介嘉昆太丰富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带领读者领略江南文化的包容丰饶、感受江南旅游的诗情画意。展览精选嘉昆太三地十四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反映了江南人民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是江南文化特色的集中展现。
立足本土,深度挖掘江南文化资源
充实而完备的展览,离不开对本土江南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丰富的地方文献是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嘉定区图书馆充分挖掘馆藏,围绕嘉定竹刻、南翔小笼馒头制作技艺、徐行草编、嘉定道教音乐、嘉定锡剧,展出了《嘉定县志》《嘉定县续志》《上海府县旧志丛书·嘉定县卷》《南翔镇志》等体现非遗历史发展脉络的地方志书;同时又有《竹人录》《练川名人画像》《嘉定县锡剧团锡剧史料及外购剧本》《草编艺术》《南翔小笼》《道教经忏》等介绍各类非遗文化的专题文献。为了更全面地研究和展示非遗文化,嘉定区图书馆还新增购入了部分文献资料,包括锡剧剧本《珍珠塔》《双推磨》《徐行草编》《南翔小笼馒头制作技艺》等。
为了进一步丰富展览内容,嘉定区图书馆积极与嘉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嘉定区文化馆、嘉定区南翔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嘉定区徐行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等取得联系,搜集了非遗相关的照片、图片、实物、模型等,力求充分翔实地展现嘉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风貌。
这些文献与实物,让流动的非遗沉淀下来,让历史的记忆拂去了尘埃。以这些资料为基础,策展人员精心准备,布局展览空间、规划活动路线,为嘉昆太三地读者奉上了一场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之旅。
拓展视野,三地联动展现非遗魅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有着提升地域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的作用。上海嘉定与江苏昆山、太仓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有着江南文化的属性和特征。共同的文化基因,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为嘉昆太三地联动,共同推出展览奠定了基础。
展览筹备期间,嘉定区图书馆与昆山市图书馆、太仓市图书馆反复沟通交流,确定以嘉定非遗、昆山非遗、太仓非遗为主体框架,介绍三地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十四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展现江南文化的共同特点,又体现三地文化的独特魅力。
“嘉昆太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江南”主题文献展分为前言、嘉定非遗、昆山非遗、太仓非遗、后记五部分。嘉定非遗主要展示嘉定竹刻、南翔小笼馒头、徐行草编、嘉定道教音乐、嘉定锡剧;昆山非遗呈现昆曲、锦溪宣卷、奥灶面、陆家段龙舞、正仪文魁斋青团;太仓非遗介绍江南丝竹、双凤龙狮、太仓肉松、太仓七夕节习俗。展览通过珍贵的文献资料和历史实物,多角度呈现了嘉昆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特色内涵、制作技艺、传世精品、代表人物、保护传承。通过深入浅出的表达,让读者充分感受江南文化开放、创新和包容的内在特质,关注江南非遗的当代价值和保护传承。
打造品牌,聚焦“文旅融合+社会美育”
展览依托嘉昆太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配以 “行走江南•古镇遗韵——嘉太非遗文化寻踪”“阅读行走古猗园·爱赏古典园林中的文化江南暨游园打卡活动”“嘉图非遗专题讲座”“嘉定非遗特藏文献展”等系列活动,带领读者在“行走江南”中“触摸”非遗艺术和技艺,提升审美意识和情趣,为其带来深度的文旅融合和美育体验。
“知所不豫,行且通焉”。文旅深度融合一直是“行走江南”系列活动持续探索的方向。“行走江南•古镇遗韵——嘉太非遗文化寻踪”是嘉定区图书馆与太仓市图书馆联合主办的线下行走阅读活动。活动中,太仓读者与嘉定读者互访邻省非遗,感受江南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在嘉定南翔古镇和太仓沙溪古镇,两地读者游览了南翔历史文化陈列馆、我嘉书房(南翔•名士居)、古猗园,沙溪秋风亭、沙溪文史馆、吴晓邦故居等著名景点,体验了南翔小笼馒头制作、竹编、璜泾红木雕刻、阿四马糕团等两地非遗项目。在“行走江南”的同时,两地文史专家结合打卡线路和非遗主题,为读者精选推荐了《古猗园志》《墨云惊鸿》《沙溪镇》《沙溪民间传说故事》等图书,鼓励大家去书中更深入地体味非遗文化。正所谓行万里路,更要读万卷书。“非遗文化寻踪”活动以其身临其境的行走阅读体验形式,带领市民走进一个多元立体、包容丰饶、诗情画意的“文化江南”。
自2022年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启动实施“社会大美育”计划以来,上海众多场馆、机构积极参与其中,全力打造“全民、全龄、全域、全时”的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以“社会大美育”引领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嘉定区图书馆积极融入社会美育大课堂,让本次展览承载文化鉴赏与社会涵育的双重功能,搭载丰富的江南非遗系列活动,为读者提供了形式丰富的美育大课堂。“室内课堂”——专题讲座,以“‘徐行草编’工艺花瓶制作体验课”“揭秘江南园林里的门窗趣事”“诗意江南·发现建筑美学”等为主题,向读者阐释江南非遗的技艺和内涵;“室外课堂”——“阅读行走古猗园·爱赏古典园林中的文化江南暨游园打卡活动”,让读者在专家老师的带领下打卡古猗园多个景点,实地感受古典园林里的匾额、楹联、竹刻、砖雕、铺地、江南园林营造技艺等非遗文化。
这些文旅融合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休闲美育的社会功能,让市民在江南文化的熏陶中,提升审美能力和人文艺术修养,进一步深化了“行走江南”文化品牌的内涵,是“文旅融合+社会美育”的充分实践。
风从海上来,潮涌长三角。此次嘉昆太三地图书馆携手举办的“嘉昆太非物质文化遗产里的文化江南”主题文献展,既是深入贯彻中央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部署,不断推动长三角地区合作交流、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探索长三角地区公共图书馆合作模式,持续开展嘉昆太文化旅游+阅读体验等合作项目,提升长三角江南文化文献研究中心的影响力和服务实效的积极实践。未来,嘉昆太将进一步强化三地资源整合,推进文化协同发展,合力打造一个联系更为紧密、充满活力与魅力的嘉昆太文化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