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事盈门 嘉定博物馆以丰富活动迎接国际博物馆日
发布时间:2024-05-20 点击数:次
5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嘉定博物馆在中国博物馆协会公布第五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中榜上有名,标志着嘉定博物馆在文博行业领域质的提升,从而正式跻身全国博物馆系统的第一方阵。同时,2024年上海市博物馆社会影响力指数发布,嘉定博物馆位列区级综合性博物馆第一,是唯一进入总榜前二十的区级博物馆。喜讯接踵而至的同时,嘉定博物馆积极响应今年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致力于教育与研究”的主题,提前策划,精心筹备,以丰富多彩的社教活动,为市民朋友准备了多样的文化大餐,提供多元的教育体验。
为配合正在举办的“紫韵飘香——宜兴紫砂名家精品展”,当天上午,来自紫砂之乡宜兴的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徐浩俊,专门来到嘉定竹刻博物馆二楼临展厅,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专家带你去看展”活动。徐老师结合自己数十年的紫砂创作经验,强调在艺术实践中不断汲取前辈大师及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的重要性,经过长期积累打磨,才形成了自己“真、朴、美”的创作风格。在讲述过程中,徐老师以自己的作品作为样本,讲述创作背后所思考的艺术理念和文化内涵,一件件造型优美的紫砂器或古朴凝重、意蕴丰富,或轻灵秀雅、耐人寻味,徐老师以独特的匠心赋予这些作品特别的文化意义,其形其态令人感觉美不胜收。现场观众在徐老师的精彩讲解之下都感受到紫砂器的造型之美和文化内涵,享受到了一次别样的紫砂魅力之旅。
下午在嘉定博物馆艺术交流区,来自上海工艺美术学院书画修复专业的常东伟老师为公众带来“怀袖雅物——折扇的修复与创意制作”课程。通过“惜物得福、书画修复、怀袖雅物、创意制作”四个环节,让学员们了解书画修复过程中的“洗、揭、补、全”等流程,对书画修复技艺有了初步的认识。常老师带领学员们亲手将自己手中的折扇利用茶叶水、墨水等溶液进行做旧处理,营造岁月沉淀的韵味,使崭新的扇面看上去更具有历史感和艺术气息。课程最后学员们还观看了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五牛图》的归国纪录片,了解了这幅传世之作颠沛流离的归乡路,以及故宫博物院文物修复厂对其后续进行的繁琐复杂的修复工作。在场的学员们从这堂修复课上感受到了书画文物见证的历史变迁,承载的民族记忆情感,懂得了唯有珍视历史文化,才能铭记先人智慧,传承文明之光。
同时,在多功能厅还举办了第二十一期公益鉴定咨询。现场开设了陶瓷、玉器、钱币、杂项四个门类,由四位资深文博专家为市民提供文物鉴定咨询服务。本次公益鉴定活动服务12人次,为市民鉴定民间收藏品162件,其中陶瓷器2件,玉器13件,钱币140件,书画1件,印章1件,杂件5件。嘉定博物馆公益鉴定咨询活动依托行业专业资源,为公众提供既专业又亲民的平台,以此满足广大民间收藏爱好者的鉴定咨询需求。在国际博物馆日这一天开展文博专业服务,普及文物保护知识,切实推动公众参与文物保护事业,显得别有意义。
为配合正在举办的“江海毓秀——江苏省江海博物馆藏明清以来精品书画展”,嘉定博物馆以本次展品中的清代谢庸《拓古鼎花卉图屏》为底本,着眼于四季时令花卉,设计推出“春”“夏”“秋”“冬”四款限定套色印章。此前,四款印章都是分时段单独推出,本次借国际博物馆日的机会集中推出非常难得,充分满足集章爱好者的需求。四款印章古朴的造型、丰富的细节、精美的图案吸引了大量集章爱好者慕名而来,两天时间敲章处很多时候都排起长队,对此嘉定博物馆事先已做了预案,对高峰时期的人流进行有序引导,保证文化服务既安心又贴心。
“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去博物馆打卡已经成为当下时尚的生活方式,在国际博物馆日这一天尤其如此。刚刚晋级为国家一级博物馆的嘉定博物馆,将以此为契机,把未来的每一天都当作博物馆日,立足一级馆的严格标准,紧扣我馆的社会使命和自身特色,不断强化自身在文博领域的研究和教育功能。用好文博资源,做强研究、做优展览、做活教育,为讲好嘉定故事、演绎中华文化精彩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