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赏经典中国音乐作品 品味隽永与艺术意蕴

发布时间:2024-07-01 点击数:

6月29日,嘉图品牌项目“品乐下午茶”在视听室为读者开展音乐导赏《“抗日救亡”时期中国新音乐的发展(上)》,在上海音乐学院乐汇社成员智安琪的分享中,聆赏中国音乐一代宗师黄自及其弟子的经典作品,品味音乐隽永与艺术意蕴。

活动开始,智老师为读者简要介绍了黄自生平及艺术经历。黄自,1904年出生于江苏省川沙县(今属上海市浦东新区),是中国30年代重要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早年在美国欧伯林学院及耶鲁大学音乐学校学习作曲,是中国早期音乐教育影响最大的奠基人。随后,智老师为市民读者分享了黄自的艺术歌曲《花非花》《玫瑰三愿》,爱国歌曲《旗正飘飘》,儿童歌曲《踏雪寻梅》及清唱剧《长恨歌》;黄自1929年回国,先后在上海沪江大学音乐系、国立音专理论作曲组任教,并兼任音专教务主任,热心音乐教育事业,培养出贺绿汀、陈田鹤、刘雪庵、江定仙等一众名家。贺绿汀,中国音协原副主席,上海音乐学院原院长,是中国杰出的音乐家、教育家,由其作曲的电影音乐《春天里》《四季歌》,钢琴曲《牧童短笛》,混声合唱《游击队歌》,让现场读者领略了充满浓郁民族风情的音乐作品。接着,智老师为大家导赏了陈田鹤的艺术歌曲《江城子》,抗日歌曲《巷战歌》。刘雪庵的艺术歌曲《红豆词》,抗日歌曲《长城谣》,电影音乐《何日君再来》。江定仙的艺术歌曲《岁月悠悠》,电影音乐《早春二月》。

20世纪30年代,一批从20年代成长起来或出国深造归来的音乐家先后登上中国的乐坛,他们以自己多年所学热情投入音乐教育、音乐创作、音乐表演以及音乐编辑等方面的活动,为我国30年代音乐文化建设进一步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黄自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被尊为中国音乐的一代宗师。

本场活动是嘉定区图书馆“社会大美育课堂”音乐艺术系列活动之一,通过作品导赏与视听相结合,让大家对30年代中国音乐有了非常全面的了解。读者刘先生表示,“这些经典中国音乐作品,在今天依然具有打动人心的地方,也被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传唱与演绎,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与艺术感染力,历久弥新。非常开心参加今天的活动,度过了一个有收获有意义的周末时光。”

9f******845a84c849579d8a921bd1b9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