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当端午遇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粽”享文化盛宴

发布时间:2024-06-11 点击数:

端午假期巧遇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嘉定博物馆紧紧围绕“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让市民群众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蕴悠长,度过一个美好的端午佳节。

为了进一步弘扬传统缂丝文化,深度挖掘展示非遗项目缂丝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推动非遗融入当代生活,6月7日,由嘉定博物馆与苏州工业园区文化馆主办、北京曹美姐缂丝文化有限公司承办的“意缀经纶——曹美姐缂丝文化展”在嘉定博物馆特展厅正式拉开帷幕。


f4d0ba3ee7094b6cacae9816fb27e633.jpg

文化遗产日当天,苏州缂丝非遗项目传承人曹美姐老师本人亲临展厅,带领现场观众近距离欣赏本次展览中的缂丝精品。曹美姐老师是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苏州市级非遗传承人,看展过程中,她结合自己三十多年从事缂丝的经历,围绕具体展品,介绍了缂丝工艺的步骤,细密精美的图案都是一针一线勾勒而成,足以见其浩繁,一件作品往往需要耗费几位织者几年的时间,确实称得上“一寸缂丝一寸金”。在曹老师的悉心讲解下,现场观众充分感受到其作品清致典雅的独特魅力,并通过缂丝之美了解到这项精美的非遗项目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


93507edb219d4ffa925fd******213d07.jpg

为了让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更宽、惠及面更广,嘉定博物馆特别将本月的公益鉴定活动设在“绿竹猗猗,静曲水幽”的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古猗园中举办。活动分别邀请来自上海博物馆、上海市文物交流中心及上海钱币学会的张尉、高世海、周延龄三位专家,鉴定门类涉及玉器、陶瓷、钱币等,吸引了广大市民踊跃参与。市民朋友们在江南古典园林中观古建赏古物,荷风送香,好不风雅。


7a270e8e54de43c2983c65e14def956d.jpg

伴随着温馨浓厚的端午节日氛围,为了让市民更加深入地体验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6月10日下午,嘉博组织开展了艾草挂件制作亲子体验活动。15组家庭其乐融融,在体验课上既了解了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又体验到了手工制作的乐趣。


4f8cdd45557c4c51a6a29fc1******031.jpg

端午小长假三天,嘉定博物馆共计接待游客12713人次。“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设立,是为了呼吁人们关注并保护当前所拥有的文化自然遗产,这与端午节的意义不谋而合,都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嘉定博物馆也将不遗余力地致力于文物保护工作,通过丰富多样的展览教育活动,让观众们深刻了解并感受历史与文化的魅力,涵养文化自信,共同推动全社会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