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之外——清代状元的多维风华”今日启幕,探索“顶级考生”光环下的多维人生
来源:嘉定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5-09-26 点击数:次
“翰墨之外——清代状元的多维风华”特展今日在嘉定博物馆正式拉开帷幕。本次展览由嘉定博物馆、温州博物馆共同主办,瑞安市博物馆协办。
展品主要来源于嘉温两地博物馆的馆藏,共展出100余件(套)书画、信札等展品,其中珍贵文物60件(套)。通过“官居一品”“经世守道”“翰墨风华”和“破壁维新”四个部分,以现代视角重新诠释状元文化,展现他们在政治、教育、艺术、实业等领域的多元成就,让历史人物与当代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展览五大亮点抢先看:
亮点一:展品丰富 多件珍贵展品首次亮相
本次展览珍贵文物荟萃,展品内容极富层次,既包含状元书画墨宝,又呈现了文房雅器和生活遗珍,汇聚了包括清末张謇致宋恕信札等3件(套)一级文物,清王敬铭山水轴和草书手卷等4件(套)二级文物,清翁同龢书扇面等53件(套)三级文物。其中清光绪十七年徐郙书《兰亭序》浅刻诗文烟杆、清徐郙行楷七言联、刘春霖行书扇面等更是首次亮相,观众们有机会亲睹这些珍贵的状元墨迹,更能全方位沉浸于他们的艺术与生活现场,感受古代士子的生活雅趣。
清光绪十七年 徐郙书《兰亭序》浅刻诗文烟杆
1940年 吴待秋山水 刘春霖行书成扇
亮点二:不止“看”,更好“玩”
打卡拍照点:展厅内设置多处沉浸式主题场景,邀请诸位来玩转角色扮演!无论是成为威严的军机处大臣,还是做一回勤勉的儒雅书生,都能留下独特纪念。
趣味翻翻乐:知府是管什么的呢?这封信写的什么内容呀?前来观展是不是会有很多小问号?不如亲自动手探索,来解锁趣味冷知识。
VR沉浸体验:立足嘉定文脉,打造科举VR体验,实现科技赋能。参与体验的大小朋友化身古代考生,沉浸式体验科举考试的过程。
亮点三:红墙黄瓦,震撼视觉
本次展览旨在营造沉浸式的观展氛围,特别设计了“金榜荣光”主题场景,从序厅起,设置故宫红墙、“状元及第”打卡墙、金榜题名看榜图、科举流程趣味漫画等系列装置贯穿全程,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沉浸式感受古代士子的荣光时刻。
亮点四:状元人设+八卦式说明牌
名载史册的状元郎,他们究竟是什么样的人?金榜题名的背后,又有什么有趣的故事?本次展览增设八卦说明牌,特邀“书法哥”“百晓弟”“评论哥”“夸夸弟”四位风趣的“显眼包”,给状元立人设,对他们评头论足,开启八卦说展,和观众一起畅聊状元八卦,让历史“好玩”起来。
效果图
亮点五:现代释展+沉浸体验
本次展览展现了28位状元他们在政治、教育、艺术和实业等领域的多元成就,每个版块中精心设计了特色释展路线,通过现代语境和展现方式,带领观众一步步走进他们,解码状元们的宦海浮沉与人生抉择。
你知道嘉定状元王敬铭如何成为了康熙皇帝的“里边人”?
王敬铭是嘉定的首位状元,“亦官亦画”的身份贯穿了他的仕途始终。他的成功不仅因其诗文画才受到康熙的赏识 ,背后更有着恩师王原祁的栽培与举荐,王氏家族科举入仕的世代积累,时代政治与文化风向的转变等种种原因。
当我们今日聚焦王敬铭或清腴闲远,或精密妍丽的作品,仍然能产生对美的感受,便是对“吾乡画状元”最好的注解。
释展效果图
晚清状元张謇是怎么从坎坷的求学功名路走上壮阔的实业救国路呢?
在“破壁维新”释展板块中,我们聚焦张謇思想转型的关键十年(约1885-1895),通过精选信札,结合不同版本的释文,揭示其如何从一名困于科场的传统士子,在国难刺激、官场腐败、民生多艰的重重冲击下,逐步认清旧体制的腐朽无能,最终孕育出“实业救国”这一划时代思想的艰难历程。
释展效果图
循手迹,品状元笔墨雅趣;阅传奇,览才子心胸乾坤。本次展览将展至2026年1月25日,为了让广大市民更好地了解科举制度背后这群杰出士人的多重身份与精神世界,嘉定博物馆将陆续推出特展教室、专家看展、嘉博学堂讲座等丰富活动,带领市民朋友穿越时空,从墨宝细节解读状元的人生轨迹,感受清代状元们的担当、才情与探索之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