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之外,长三角以内:一场清代状元笔下的科举“文脉密码”
来源:嘉定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5-09-30 点击数:次
跨域五百多公里,9月26日,由嘉定博物馆牵头、联合温州博物馆共同主办、瑞安市博物馆协办的“翰墨之外——清代状元的多维风华”展览正式拉开帷幕。此刻,沉睡千年的科举之声汇聚于嘉定这一座历史名城,白驹过隙的“功名与乡愁”在这个展览里镌刻下各色注脚。这场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展览为何落地嘉定?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背后又有怎样的联结?答案,就藏在地域文脉基因里与幕后细节打磨里。
选址嘉定
教化流芳八百年里的科举基因
城市之魂,文以铸之。嘉定自古是吴文化重镇,崇文尚教,文风鼎盛。八百多年前,嘉定首任知县高衍孙在荒地上埋下孔庙的第一块砖,教化的种子便落地生根。当今朝的风拂过孔庙飞檐,参天枝叶里铭刻下7000多名秀才、500多名举人、192名进士的名字。清代三状元更是这棵文化之树上最璀璨的明珠,印证了嘉定在明清版图中的重要地位。作为上海地区现存规模最大的县级孔庙古建筑群,嘉定孔庙是科举文化的“天然容器”。
2006年,上海中国科举博物馆落地嘉定孔庙,成为国内首个展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专题博物馆。到了今天,嘉定的教化传统从未褪色。2024年,嘉定孔庙历经167天修缮再度开放。上海中国科举博物馆以崭新的面貌,通过“展陈+体验+文创+社教”的多维线路设计向国内首个系统研究和全面展示中国古代人才培养与选拔制度、科举历史文化的科举研究学术高地,国内首个收藏、展示珍贵科举文物并建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县级孔庙内的科举文物收藏高地,以及长三角区域集古建保护活化利用、博物馆收藏展览教育和文博旅融合发展为一体的传统文化传习中心这一目标大步迈进。
29年的科举巡展,嘉定博物馆“科举品牌”赋能区域“文体旅商展”深度融合,以“小而精”讲好地方文化的奋斗姿态,积极挖掘深厚历史底蕴,对外输出61场科举巡展,实现“品牌打造、学术传播”双向发力,落实文旅系统“有机串联区域历史风貌与文化地标,打造联片成网、古今交融的文化体验区”的呼吁,助力嘉定孔庙成为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及示范区的重要载体。
嘉定博物馆科举品牌的独特禀赋,地域基因的不可复制性,成就了本次科举展的“嘉定主场”。
首次合体
11年细水长流里孕育出的文化之花
温州与嘉定,虽分处浙沪两地,却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合作基础坚实深厚。2014年6月,上海嘉定“金石寿瓯·韩天衡美术馆藏印暨韩天衡近作精品展”在温州博物馆开幕,时任温州博物馆馆长的王新宇主持了开幕式,开启了两地交流先河。同年,锦绣中华·温州博物馆藏刺绣精品展跨越千里,来到了韩天衡美术馆。2018年,嘉定博物馆与温州博物馆共同主办“动画中国风——经典动画与传统文化展”。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中国科举文化巡展在瑞安市博物馆盛大举行。同期,由嘉定博物馆、温州博物馆主办的“命运与共——高公博‘百国之木’雕刻艺术作品展”在嘉定博物馆开幕。细数漫漫时光,一步一印记,文化交流之花盛开一路。文化因交融而绵长,今年,三馆首次合体推出《翰墨之外——清代状元的多维风华》展。嘉定“崇文重教”的地域基因与温州丰富多彩的状元文物资源交织协奏出一曲清代状元群体跨域地域展现精神共性的文化之歌。
嘉定博物馆党支部书记、馆长王新宇作为本次展览的总策划表示:品牌活动是展览延伸的重要载体,接下来还将陆续推出特展教室、专家看展、嘉博学堂讲座等丰富活动,带领市民朋友从墨宝细节解读状元的人生轨迹,感受清代状元们的担当、才情与探索之锐气。
嘉温科举文脉同频共振是两地文化之花新的种子,未来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长三角文化圈的内在联结将继续焕发持久魅力,生生不息。
幕后故事
藏在数字里的匠心坚守与传承
逾百日的企划,千百公里的奔赴,十四小时的展前冲刺......时间背后是克服距离与条件受限的再一次坚守。
展什么?怎么展?从7000余名秀才到192名进士,“制度+群体”的宏观框架下如何引起观众共鸣?这些问题在总策划王新宇馆长心里百转千回,基于拥有数年两馆工作经验,丰富馆藏资源熟稔于心,王新宇馆长捕捉到“士子日常与成就”维度仍有叙事空白,几番展品筛选与内容研讨,拟定以“状元的私人生活、艺术创作、思想主张” 为展览核心,将展览主题锁定为 “清代状元的多维风华”,邀请温州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温巧燕主任担任策展人,并组建嘉定博物馆策展团队,开启了两地跨越千百公里的双向联结。嘉定地域语境与温州文化基因的呼应和互补让科举从“冰冷制度”变为“温度人生”,实现“1+1>2”的叙事效果。
“最后再确认一遍信札尺寸”“展品清单必须今天完成”“这个周末请小常小戴马上出一版英文校对稿”“三版说明牌文字已完成”“为了观众可视展台想办法再垫高”......策展过程的线上线下,无数声音穿梭于这100多天里:是研究部林主任梳理70名嘉定县清代进士一览表的翻页声,是藏品保管部点交、出入库100余件文物的脚步声,是陈列部数百小时展览文字策划校对的键盘声,是宣教部近20场配套活动设计的讨论声,是开幕式反复排练的声音,还有那些从办公室到展厅不具名压下的咳嗽声......嘉定博物馆夜晚10点的灯光与展厅千瓦的亮光下,每一公分距离与高度的较量与评估,一次次的调试与推翻重来,嘉定博物馆近五年来投入最大的原创展在每一位幕后的双手托举中迎来了生动开篇。透过状元的笔墨风华可窥见一个时代,从展览的细节可窥见一群文化摆渡人的匠心。
文明薪火不灭,因总有人,在故纸堆里撑起精神穹顶,于新路上点燃星灯。在区域文化协同中,嘉定博物馆承担起长三角科举文化传习中心使命,集结嘉温两地文物与学术力量,以展带线,打破地域壁垒,推动资源互补、线路互联、产业互融,从跨城观展的便捷性到文化体验的丰富度,长三角文旅一体化成果变得可触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