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黎明——中国共产党首所平民女校始末
嘉图讲座


- 线下讲座
- 嘉定区图书馆一楼多功能厅(裕民南路1288号)
- 2021-04-25至2021-04-25
- 14:00至15:30
- 主讲人:杨绣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创联室副主任
“本校是我们女子自己创办的学校,专在造就一班有觉悟而无力求学的女子,使其得谋生工具,养成自立精神。”1922年2月,中国共产党以中华女界联合会名义在老成都北路7弄42号-44号(即当时的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32号A)创办了平民女校。
平民女校前后共招收了30多位学员,其中较著名的有王一知、钱希均、王剑虹、丁玲等。校务主任先后由李达、蔡和森担任,高君曼、高语罕、邵力子、陈望道等授课。陈独秀和李达在《妇女声》杂志上发表文章,热情赞扬平民女校是“到新社会的第一步”。
1922年底,平民女校停办。平民女校虽然只开办了仅八个月,但在中国共产党的工人运动史、妇女运动史和教育史上都留下了珍贵的一页。本期讲座特别邀请了《巾帼的黎明——中共首所平民女校始末》一书的作者杨绣丽,为大家讲述丁玲、王剑虹、钱希均、王一知、秦德君这些伟大女性是如何怀着追求妇女解放、男女平等的思想走进石库门,走进平民女校,相继参加革命,迎来妇女解放的精彩故事。
主讲人介绍
杨绣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创联室副主任、上海市诗词学会副会长、上海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兼《上海作家》《上海诗人》杂志副主编。出版作品十多部。曾获第15届中国人口文化奖文学类奖、首届“上海国际诗歌节”诗歌比赛一等奖、第七届徐迟报告文学奖提名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