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图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嘉定图书馆>信息>嘉图动态>详细内容
归档时间:2024/6/7 10:49:33

聆音听乐,嘉图讲座为你解读《黄河大合唱》

浏览次数: 来源:上海嘉定

  《黄河大合唱》是作曲家冼星海在抗战期间创作的一部大型音乐作品。作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一部非常重要的音乐作品,其创作和流传过程中有哪些特别的经历?作品的原版究竟面貌如何呢?5月16日,嘉定区图书馆邀请音乐硕士、嘉兴大剧院艺术课堂讲师张舒然为大家做题为《“黄河”是怎样铸成的》讲座,在乐声中解读《黄河大合唱》,重温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

  首先,张老师为读者介绍了《黄河大合唱》的作曲冼星海。冼星海是中国近代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有“人民音乐家”之称。随后,张老师为大家讲述了首演版的一些基本情况,该作品由光未然(张光年)作词,创作于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1939年春天。冼星海仅用六天时间完成创作,同年4月13日首演于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由邬祈零指导)立即引起巨大反响,随即很快唱响全国,成为抗日歌曲的“主旋律”和时代的最强音。接下来,张老师为大家细说了《黄河大合唱》的传播及《黄河大合唱》在苏联。作品首演后,延安版《黄河大合唱》的几次重要公演加快了该作品的传播,如1945年解放区纪念星海音乐会、在重庆江苏同乡会礼堂举行的1946年纪念冼星海逝世一周年的演出、1949年加拿大多伦多公演等。1940年代,冼星海赴苏联,后辗转至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完成《黄河大合唱》首次管弦乐队化改编。讲座最后,张老师讲述了历经修改多个版本的《黄河大合唱》,依次是1957年苏联首演版、1955年纪念冼星海逝世十周年纪录片《黄河大合唱》版本、钢琴协奏曲《黄河》、中央乐团1975年版。同时,重点为大家讲述了现行通行版本1975年中央乐团版《黄河大合唱》,该版本是经过严良堃等一批作曲家、指挥家的大幅修改集体修改完善,趋于完美的一个版本。

  讲座中,张老师还播放了不同时期不同版本《黄河大合唱》的视频资料,如还原1939年首演版、殷承宗1970年首演版钢琴协奏曲《黄河》、2021黄河大合唱交响音乐会等,让现场读者对这部大型合唱声乐套曲有了更直观、更全面的了解与认识。《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展现民族精神的气势恢弘的音乐巨作,谱写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争史和自强不息的民族英雄气节,它以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传唱至今。







上海市嘉定区图书馆

2021年5月17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