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图讲座带你了解中国共产党首所平民女校
中国共产党于1922年2月在上海创办了首所平民女校,为何要创办这所平民女校,这所学校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呢?4月25日,嘉图讲座为读者精选播放了视频讲座:《巾帼·黎明——中国共产党首所平民女校始末》,讲座特别邀请到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家杨绣丽,分享了其创作的红色主题书籍《巾帼的黎明——中共首所平民女校始末》。
讲座开始,杨老师为大家介绍了该书的创作、创办平民女校的缘由及平民女校的一些基本情况。1922年2月,中国共产党以中华女界联合会名义在老成都北路7弄42号-44号(即当时的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32号A)创办了平民女校。平民女校前后共招收了30多位学员,其中较著名的有王一知、钱希均、王剑虹、丁玲等。校务主任先后由李达、蔡和森担任,高君曼、高语罕、邵力子、陈望道等授课。随后,杨老师围绕“汇聚上海,红色的起点”“自由的空气、崭新的世界”“名师云集”等方面,讲述了丁玲、王剑虹、钱希均、王一知、秦德君这些伟大女性是如何怀着追求妇女解放、男女平等的思想走进石库门,走进平民女校,相继参加革命,迎来妇女解放的历史故事。
1922年底,平民女学停办。平民女校虽然只开办了仅八个月,但在中国共产党的工人运动史、妇女运动史和教育史上都留下了珍贵的一页。平民女校中这些杰出的女性,为追求民族独立解放而奋斗的女性,她们走过茫茫黑暗,和无数人一起创造了历史,也见证了历史。平民女校是追求独立、自由和真理的一个起点,像一道红色的刻度,永远标记在那里。
上海市嘉定区图书馆
2021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