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造 上海标杆
——2021年度上海市政府质量奖巡礼
质量是立业之本、强国之基,是城市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上海自2001年设立政府质量奖,始终坚持“质量是上海的生命”理念,充分发挥政府质量奖励制度的导向作用,持之以恒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树立了一大批管理先进、质量卓越、效益突出、品牌响亮的质量标杆。
截至目前,上海有19家组织、16名个人获上海市市长质量奖,181家组织、93名个人获上海市质量金奖,成为各行业、领域质量提升的标杆和示范,并激励引导更多组织增强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管理、提升经营绩效、共推上海高质量发展。
2021年度上海市政府质量奖评审工作按照“科学、公开、公平、公正”和“严格标准、好中选优、自下而上”的原则,经资格审查、资料评审、现场评审、综合评价、上海市政府质量奖审定委员会审定和社会公示,2个先进质量管理成果荣获2021年度上海市市长质量奖,10个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和5个先进质量管理成果荣获2021年度上海市质量金奖。
传承实施“精益、精细、精进”的质量管理体系,带领瑞金医院急诊重症科室成为高峰学科
——陈尔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
陈尔真始终“以病人为中心”,以“患者安全”为目标,秉承“精益、精细、精进”的质量管理理念,着力构建全员参与的院科两级医疗质量管理控制体系,持续改进诊疗流程和管理模式;推动临床技术创新,提高医疗服务能级和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实现医疗质量的全面稳步提升。
他率先在上海创设急诊分级诊疗制度,建立危重病急救一体化诊疗体系,牵头设立胸痛中心、卒中中心、深静脉血栓栓塞病等高致死性疾病抢救的绿色生命通道。他还创立了上海市航空医疗救援中心基地医院,探索构建海陆空立体交叉救援体系。
2020年,他作为第三批上海援鄂医疗队队长带队出征武汉,圆满完成了332例确诊新冠肺炎病例的救治任务,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创建“1—2—3—4—5”的上海航天精细化质量管理体系,引领建设一流航天技术企业
——张宏俊(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院长)
张宏俊是我国航天领域具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上海市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专家。
为适应新时期航天常态化高密度发射、高强度研制生产和产业化发展需要,张宏俊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卓越绩效管理理念,创建实施了一个中心、两条主线、三个面向、四全管理、五大体系的上海航天精细化质量管理模式,有力保障了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高质量发展。
他带领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先后圆满完成了23颗卫星和50发运载火箭的发射。嫦娥四号世界首次月背软着陆巡视探测、天问一号中国首次火星探测、嫦娥五号月球采样返回、羲和号国际首次太阳Hα波段成像观测,以及中国空间站建设为重点的8次国家重大工程任务,均在他的带领下取得圆满成功。
推行高质可信的“CPU”质量管理模式,助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
——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
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长期致力于软件和信息领域的应用技术研究和服务、标准研制和成果转化,拥有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国家级大数据治理与服务实验室等,荣获2020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特等奖。
顺应国家IT产业发展需求,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大力推行以领导战略为核心(C)、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为驱动力(P)、达到技术优异、服务优质和普适市场的目标(U)的高质可信“CPU”质量管理模式,不断提升软件质量和安全技术服务能力,为数字经济保驾护航;持续强化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策源能力,为数字经济提效赋能。
实施均等优质的“全域”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管理模式,示范推动上海精神文明建设
——上海市嘉定区图书馆
上海嘉定区图书馆是国家一级图书馆,获评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全国全民阅读先进单位,连续六届蝉联上海市文明单位。
嘉定区图书馆始终以“顾客满意”为理念,以“持续改进”为宗旨,创新致力于均等优质的“全域”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模式,坚持文化引领,践行“全域”依法标准管理理念,坚持标准指导,建设“全域”覆盖的公共图书馆体系;坚持读者为先,提供“全域”服务的精准产品供给;坚持技术赋能,推动“全域”均享的智能化服务转型;坚持以人为本,创造“全域”协同的良好人才成长环境。
创新实施“LEAD创新驱动”质量管理模式,积极推动上海航运中心建设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尚东集装箱码头分公司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尚东集装箱码头分公司是洋山港区四期码头的经营管理单位,以“建设世界一流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为愿景,始终坚持技术引领、创新驱动的战略,建立了以精益管理(Lean Management)、环境保护(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敏捷服务(Agile Service)、数字融合(Digital Convergence)为主体的“LEAD创新驱动”质量管理模式,强化战略实施和持续改进,开拓创新、追求卓越,不断增强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着力打造顶级枢纽港口、智慧绿色港口、安全韧性港口,实现港口行业的重大跨越和变革,成为上海港发展史上的丰碑和业界标杆。
实施“双四位一体+五字方针”的城市建设更新质量管理模式,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上海静安置业(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静安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保护、城市更新建设于一体的综合性国有企业,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创建实施“双四位一体+五字方针”的城市建设更新质量管理模式:建立历史建筑“一幢一档”档案系统,打下“建筑可阅读”的坚实基础;建立历史风貌区“人防+技防”管理模式,提供“建筑留下来”的路径参考;打磨“修旧如旧”技术,出色完成中共二大会址、外滩海关钟楼等修缮工程,传承“建筑焕新颜”的匠心工艺;探索“有机更新”改造,打造“建筑活起来”的示范标杆,为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建设人文之城、提升城市软实力添砖加瓦。
创建实施民机试飞“一核多体系”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助力我国民航飞机打上“中国印”
——吕碧江(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民用飞机试飞中心副主任)
中国商飞公司民用飞机试飞中心是国内唯一一家专业的民用飞机飞行试验验证实施机构。
吕碧江长期从事国产民机试验试飞工作,结合试飞实践,打造了符合民机试飞业务特点的“一核多体系”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即以试飞业务流程为管控核心,综合质量、安全、应急等国内外管理标准以及民航规章制度,形成了一套贴合中国民机试飞业务特点的管理模式,推动了国产民机试飞工作取得快速进步,为保障试飞中心安全试验试飞超6000小时,并实现零事故、零事故征候、零严重差错作出了突出贡献。
获得2021年度上海市质量金奖的先进质量管理模式还有:
“全过程数字化”质量管控模式——上海艾为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三位一体”的“3H”健康管理模式——上海市闵行区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五心五一流”军工质量管理模式——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两化+两全”现代中药质量管理模式——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
基于“五条线”战略布局的“123”创新质量管理模式——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战略引领、创新融合、集成高效、智慧设计”的集团型综合集成质量管理模式——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获得2021年度上海市质量金奖的先进质量管理成果还有:
构建实施“4—3—4”核医学科质量管理体系——石洪成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核医学科主任
锻造全业务链延伸覆盖的精益质量管理体系——叶彪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创建“立项定制、三全管理”的缆索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体系——汤亮上海浦江缆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推进实施科技创新与文化传承相融合的质量品牌战略——赵春阳 玛戈隆特骨瓷(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
《解放日报》2022-1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