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区文物保护点(133处)

发布时间:2020-02-10 点击数:

嘉定区文物保护点

1怡安堂 嘉定镇汇龙潭公园内

怡安堂,原名诒安堂,清光绪年间(1875-1908)浙江巡抚廖寿丰、礼部尚书廖寿恒兄弟建,翁同龢题匾。1981年由嘉定镇人民街移建至现址,位于嘉定镇塔城路299号汇龙潭公园内,胡厥文重题“怡安堂”匾。现建筑面积130余平方米。坐西北朝东南,砖木结构,面宽三间,硬山式小青瓦屋面。雕花抬梁、山雾云,前设廊,有挂落、栏杆,石柱础、阶沿。对研究嘉定人文历史、建筑艺术等具有较高价值。

2缀华堂 嘉定镇汇龙潭公园内

缀华堂,原名敬德堂,位于嘉定镇塔城路299号汇龙潭公园内。1981年由嘉定镇人民街迁建于现址。清光绪年间(1875-1908)浙江巡抚廖寿丰、礼部尚书廖寿恒兄弟建。建筑面积110余平方米。坐西北朝东南,砖木结构,硬山式小青瓦屋面。面宽三间,翻轩、雕花抬梁,檐下置斗拱,前设廊,廊柱间设有挂落、栏杆,花岗石柱,阶沿。对研究嘉定人文历史、建筑艺术等具有较高价值。

3汇龙潭(应奎山、魁星阁) -- 嘉定镇汇龙潭公园内

汇龙潭(应奎山、魁星阁)位于嘉定镇南大街嘉定孔庙南侧。汇龙潭开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方广二百余丈”。时由五条河流于此交汇,横沥河纵通南北,应奎山凸立潭中,故有五龙夺珠之说。旧时每年于此举行龙舟竞赛。潭东岸建魁星阁,原为嘉定孔庙建筑群一部分。对研究嘉定人文历史、特别是嘉定孔庙历史沿革等具有重要价值。

4时家桥 嘉定镇北大街167号东首

时家桥,位于嘉定镇北大街167弄东首,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邑人时偕行建。清光绪十六年(1890)重建。三架平梁桥,柱桩,花岗石质,东西走向,跨横沥河。通长15米余,宽1.5米。对研究嘉定故城街巷布局、人文历史、桥梁建筑史等具有一定价值。

5西溪草堂 清末民初 嘉定镇项泾西街4-5

西溪草堂,位于嘉定镇项泾西街4-5号。由黄许仁始建于清,是嘉定教育世家黄氏家族旧宅,主厅名其顺堂。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平房。主厅面阔五间,硬山式,小青瓦屋面,八歩架,抬梁式四界梁,花岗石鼓墩。东侧裙房一排,设两个出入口。总体布局、主体构架基本完整,对研究嘉定人文历史、建筑艺术等具有较高价值。

6厚德堂 清末民初 嘉定镇西大街94-96

厚德堂,位于嘉定镇西大街94-96号。由民国职业外交家顾维钧之父顾溶始建于清。占地面积200余平方米。坐西北朝东南,砖木结构二层楼,硬山式,小青瓦屋面。面宽五间,八歩架,扁作抬梁式四界梁,前有副檐。两梢间外设木楼梯。主体结构基本完整。对研究嘉定人文历史、建筑艺术等具有较高价值。

7崇德堂 清末民初 嘉定镇西大街194

崇德堂,位于嘉定镇西大街194号。始建于清。占地面积近300平方米。坐西北朝东南,面阔三间,砖木结构。主厅二层楼,硬山式,小青瓦屋面。对研究嘉定人文历史具有较高价值。

8吴蕴初旧居 清末民初 嘉定镇西大街198

吴蕴初旧居,位于嘉定镇西大街198号。始建于清。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三进院落。吴蕴初(1891-1953),近代著名实业家,原名葆元,嘉定人,1923年创办上海天厨味精厂,后当选中华化工工会副会长、全国工业协会理事长。建国后任华东军政会委员、上海市政府委员、民建中央委员、全国工商联委员。对研究嘉定人文历史具有极高价值。

9唐氏住宅 清末民初 嘉定镇西大街172

唐氏住宅,位于嘉定镇西大街1723号。始建于民国。主体建筑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坐西北朝东南,砖木结构二层楼。面阔五间,硬山式,小青瓦屋面。明间翻轩,梁架雕花草纹等。单檐歇山式砖雕仪门。对研究嘉定人文历史、建筑艺术等具有较高价值。

10北项泾桥 1918 嘉定镇项泾东街

北项泾桥,位于嘉定镇西大街项泾西街。始建年代不详。花岗石质,东西走向,跨项泾。三架平梁桥。全长14米,宽1.8米。对研究嘉定西门街巷布局、河道走向、居民聚落等具有较高价值。

11主心堂 1932 嘉定镇中下塘街小囡桥西南堍

主心堂,全称耶稣圣心堂,又名嘉定宫保桥天主堂,位于嘉定镇中下塘街99号。始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民国二十一年(1932)重建,1984年、1991年、2005年先后重建。坐东南朝西北,砖木结构,入口门楼前突,四方攒尖顶立十字架,拱形门窗。裙房灰砖清水外墙饰红砖水平带饰,层间腰线及窗框皆用红砖砌筑。对研究天主教在嘉定及其周边地区的传播等具有重要价值。

12嘉定朱氏住宅 1934 嘉定镇博乐路中医院大院内

嘉定朱氏住宅,位于嘉定镇博乐路222号(嘉定区中医医院内)。民国二十三年(1934)建。占地面积200余平方米。建筑坐北朝南,悬山式,砖混结构二层。面阔六间,中部入口有方形门廊,顶部砌三角形山花。二层山墙外有平顶阳台。坡顶平瓦屋面。对研究嘉定人文历史、近现代典型风格建筑等具有较高价值。

13陈氏住宅 1948 嘉定镇博乐路中医院大院内

陈氏住宅,位于嘉定镇博乐路222号(嘉定区中医医院内)。民国三十七年(1948)建。建筑占地面积约350平方米。坐西北朝东南,砖混结构三层楼,局部二层。四坡屋顶,平瓦屋面。对研究嘉定人文历史、近现代典型风格建筑等具有较高价值。

14王氏住宅 1936 嘉定镇张马路43

王氏住宅,位于嘉定镇张马路43号。约建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建筑占地面积180余平方米。坐西北朝东南,砖混结构,悬山式。立面竖三段划分,中间略内凹,底层门厅,二层外挑阳台,顶层开老虎窗。两侧略前突作六角形造型。方形门窗,水泥拉毛外墙,缓坡平瓦屋面。对研究嘉定人文历史、近现代典型风格建筑等具有较高价值。

15汤氏住宅 1937 嘉定镇金沙路255-257号院内

汤氏住宅,位于嘉定镇金沙路255号院内。民国二十六年(1937)由工商业主汤致和建。坐北朝南,砖混结构二层楼,平面作双曲尺形。主入口在左侧,门厅侧门立爱奥尼克柱。四坡平瓦屋顶,方形门窗,水泥拉毛外墙,周有围栏,建筑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对研究嘉定人文历史、近现代典型风格建筑等具有较高价值。

16潘氏住宅 1945 嘉定镇博乐路嘉定宾馆院内

潘氏住宅,位于嘉定故城嘉定镇博乐路100号嘉定宾馆院内,始建于民国三十四年(1945),建筑坐西北朝东南,面宽三间,砖混结构二层楼。悬山式,平瓦屋面。正面中间方形大门,上面挑出阳台,两侧各一小门,水泥粉刷外墙。属中西合璧式花园洋房。潘氏住宅为原嘉定著名教育家、编辑家、诗人潘仰尧先生故居,新中国成立后捐给人民政府,作政协嘉定县委员会办公场所。1987年起归嘉定宾馆使用。2003年被公布为嘉定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同年加固修缮,改称潘家苑,以表达对潘仰尧先生的敬仰之情。

17蒋氏住宅 1948 嘉定镇沙霞路74

蒋氏住宅,位于嘉定镇沙霞路74号。民国三十七年(1948)建。建筑占地面积约130平方米。坐西南朝东北,砖混结构二层,平面略呈刀把型,底层门廊以方柱支撑,二层阳台。方形门窗,水泥粉刷外墙,四坡平瓦屋面。对研究嘉定人文历史、近现代典型风格建筑等具有一定价值。

18嘉定棉业公会旧址 民国 嘉定镇清河路215

嘉定棉业公会旧址,位于嘉定镇清河路215号院内。约建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前后。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坐西北朝东南,砖混结构二层楼,清水外墙,平瓦屋面。立面竖三段划分,中间略内凹,二层有挑出阳台。入口在右侧,前突圆形门廊,两侧立爱奥尼柱,顶为二层阳台。为嘉定现存唯一一处近代产业组织遗产,对研究嘉定人文历史、建筑艺术、近代民族产业联合组织等具有较高价值。

19和平楼 1954 嘉定镇北大街271号桃李园实验学校院内

和平楼,位于嘉定镇北大街271号院内。1954年建,为原嘉定一中的主要教学建筑之一。建筑面积792平方米。坐南朝北,二层楼,面宽七间,砖混结构,歇山式,平瓦屋面,清水外墙。为嘉定地区现存为数不多的文化教育遗产,对研究嘉定人文历史具有较高研究价值。

20金氏住宅 民国 嘉定镇北大街教育局配膳中心院内

金氏住宅,位于嘉定镇北大街陆家弄北侧。民国二十五年(1936)建。占地面积100余平方米。坐北朝南,面宽三间,砖木结构二层楼,红砖清水外墙,多坡顶平瓦屋面。对研究嘉定人文历史、近现代典型风格建筑等具有一定价值。

21西大街218号住宅 清光绪6 嘉定镇西大街218

西大街218号住宅,位于嘉定镇西大街218号。清光绪六年(1880)建。占地面积近300平方米。坐西北朝东南,砖木结构,面宽三间,二进院落。主厅硬山式,观音兜,小青瓦屋面,八步架,方砖铺地,花岗石鼓墩,明间圆作抬梁式四界梁。二进为二层楼房,前廊翻轩。对研究嘉定人文历史、建筑艺术等具有较高价值。

22娄塘朱氏住宅 工业区娄塘小东街53

娄塘朱氏住宅,位于嘉定工业区娄塘小东街53号。始建于清代。主体建筑为砖木结构二层楼。现残存占地面积为近300平方米。系民国间娄塘镇人朱诵清所办“朱森泰”轧花厂旧址。民国三十三年(1944),其子朱述熹等合资改为海麟纱厂。对研究民国时期当地人文历史、私营工商业的发展等具有一定的价值。

23印氏住宅 民国初期 工业区娄塘南新街169

印氏住宅,位于嘉定工业区娄塘南新路169号。由印有圭始建于清到民国初期间。占地面积180余平方米。坐东南朝西北,砖木结构,面宽三间。主厅二层楼,硬山式,观音兜,小青瓦屋面。月梁雕花草纹。砖雕仪门,门楣题“咸与维新”额。主体结构基本完整,是当地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对研究当地人文历史、建筑艺术等有较高价值。

24王氏住宅-1 民国 工业区娄塘篾竹弄29

王氏住宅-1,位于嘉定工业区娄塘蔑竹弄29号。建于民国晚期。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左右。坐西南朝东北,面宽三间,砖木结构二层楼。主厅硬山式,观音兜,雌毛脊,小青瓦屋面。青砖铺地,花岗石圆、方形鼓墩,拱券式门窗。明间翻轩,雕花月梁、悬柱花篮。建筑中西合璧,为当时、当地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对研究建筑艺术和人文历史等具有较高价值。

25春蔼堂 1923 工业区娄塘大北街82

春蔼堂,位于嘉定工业区娄塘大北街82号。建于民国十二年(1923)。占地面积约900余平方米。坐西北朝东南,面宽三间,砖木结构,硬山式,雌毛脊,小青瓦屋面。春蔼堂是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对研究当时、当地的人文历史、建筑艺术等具有较高价值。

26陆氏住宅 工业区娄塘中大街1402

陆氏住宅,位于嘉定工业区娄塘中大街1402号。原由金氏建于清光绪三年(1877)。占地面积约200余平方米。坐东朝西,面宽三间,砖木结构。主厅二层楼,砖雕仪门,施锡卫题“光绪丁丑且月·保世滋大”额。后院有水井一口,花岗石六边形素面井圈。对研究当地人文历史、建筑艺术等具有较高价值。

27中光中学旧址 1945 工业区娄塘路780

中光中学旧址,位于嘉定工业区娄塘路780号。创建于民国三十四年(1945),1956年改为公立嘉定县娄塘初级中学。旧址现存二层教学楼一幢。建筑面积500余平方米。坐西北朝东南,面宽七间,砖木结构,硬山式五脊小瓦屋面,拱形门及窗楣,八步架,扁作抬梁式人字梁。金属落水管水斗上有“中光”二字。中光中学旧址是嘉定现存最早的教学楼和为数不多的教育遗产,对研究嘉定的人文历史、教育史、建筑史等具有很高价值。

28润德堂 1912 工业区娄塘大东街118122

润德堂,位于嘉定工业区娄塘大东街118-122号。建成于民国元年(1912)砖木结构二层楼,建筑面积270平方米左右。坐东朝西,面宽五间,六步架,明间挂“润德堂”匾。圆作抬梁式四界梁。次、梢间为穿斗抬梁混合式结构。硬山式,观音兜,小青瓦屋面。格子门窗,青石鼓墩,方砖铺地。天井为青砖铺地,回纹形图案。对研究当时、当地人文历史、建筑艺术等具有较高价值。

29陈氏(公茂)住宅 民国 工业区娄塘大北街1292-10

陈氏(公茂)住宅,位于嘉定工业区娄塘大北街1292-10号。建于民国时期。建筑占地面积300余平方米。坐西北朝东南,面宽四间,二进院落,砖木结构二层楼,硬山式,雌毛脊,小青瓦屋面。主厅明间翻轩,月梁雕刻花草纹,彩色磨石子地坪,花岗石鼓墩。第二进后墙拱形窗楣,围墙漏窗有琉璃、砖瓦等多种材料和式样,窗楣墨绘人物故事等图案保存较好。对研究当时、当地的人文历史、建筑艺术等具有较高价值。

30人民街110号住宅 民国 工业区娄塘人民街110号住宅

人民街110号住宅,位于嘉定工业区娄塘人民街110号。建于民国时期。占地面积约250平方米。坐东北朝西南,面宽三间,砖木结构二层楼。主厅硬山式,观音兜,哺鸡脊,小青瓦屋面,厢房为二层一坡顶。后院有水井一口,青砖井壁,武康石圆形素面井圈。对研究当时、当地人文历史、建筑艺术等具有较高价值。

31陈公茂花行旧址 民国 工业区娄塘人民街78

陈公茂花行旧址,位于嘉定工业区娄塘人民街78号。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娄塘镇人陈公茂建,俗称花行,主营轧花。建筑面积200余平方米。坐西北朝东南,面宽八间,砖木结构,硬山式,雌毛脊,小青瓦屋面。六步架,扁、圆作穿斗抬梁式混合式结构,内设阁楼。东南墙脚立有“陈宝勤…”界碑。陈公茂系民国时期当地知名私营工商业主,花行旧址系娄塘古镇老字号,对研究当时、当地,乃至嘉定地区的人文历史、私营工商业史等具有较高价值。

32继昌堂 工业区娄塘瞿家弄65

继昌堂,位于嘉定工业区娄塘瞿家弄65号。清光绪年间由陈氏建造。占地面积400余平方米。坐西南朝东北,二进院落,砖木结构,面宽五间。沿街门房一层。主厅为二层楼,硬山式,观音兜,哺鸡脊,小青瓦屋面。曾设立人民公社食堂。对研究当地人文历史、建筑艺术、当代历史等具有较高价值。

33蔑竹弄11号住宅 工业区娄塘蔑竹弄11

蔑竹弄11号住宅,位于嘉定工业区娄塘蔑竹弄11号。建于清末。占地面积300余平方米。坐西南朝东北,面宽三间,砖木结构,硬山式,雌毛脊,小青瓦屋面。主厅二层楼,有副檐,八步架,扁作抬梁式三界梁。翻轩,月梁雕卷纹,青砖铺地,花岗石鼓墩。院内有水井一口。对研究当地人文历史、建筑艺术等具有一定价值。

34劳动街34号住宅 民国 工业区娄塘劳动街34号住宅

劳动街34号住宅,位于嘉定工业区娄塘劳动街34号。占地面积约260平方米。坐东南朝西北,面宽三间,砖木结构二层楼。硬山式,观音兜,哺鸡脊,小青瓦屋面。后院有水井一口。对研究当地人文历史、建筑艺术等具有较高价值。

35劳动街47号住宅 工业区娄塘劳动街47号住宅

劳动街47号住宅,位于嘉定工业区娄塘劳动街47号。清光绪十四年(1888)建。占地面积近200平方米。坐西北朝东南,面宽三间,砖木结构。沿街门房为一层。主厅二层楼,观音兜,哺鸡脊,小青瓦屋面。院内有水井一口。对研究当地人文历史、建筑艺术等具有较高价值。

36中大街461号住宅 工业区娄塘中大街461号住宅

中大街461号住宅,位于嘉定工业区娄塘中大街461号。由吴氏建于清末。占地面积约150余平方米。坐东南朝西北,二进院落。面宽三间,砖木结构二层楼。硬山式,观音兜,哺鸡脊,小青瓦屋面。对研究当地人文历史、建筑艺术等具有较高价值。

37娄塘路65810号住宅 工业区娄塘路65810号住宅

娄塘路65810号住宅,位于嘉定工业区娄塘路65810号。由吴氏始建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占地面积近200平方米。坐东南朝西北,现存一进院落,面宽二间,砖木结构二层楼。硬山式,观音兜,哺鸡脊,小青瓦屋面。对研究当时、当地人文历史、建筑艺术等具有较高价值。

38海麟纱厂宿舍旧址. 民国 工业区娄塘大东街73-83

  海麟纱厂宿舍旧址,位于嘉定工业区娄塘大东街73-83号。海麟纱厂由娄塘镇人朱述熹等合作创办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建筑面积近140平方米。坐西北朝东南,砖木结构,面宽六间,硬山式,雌毛脊,小青瓦屋面。六步架,抬梁穿斗混合式结构。海麟纱厂宿舍旧址是当地现存的民族工业遗产,对研究当地乃至嘉定的民族工商业创建和发展以及嘉定中共党史等具有较高的价值。

39人民公社公共食堂旧址 1958 工业区赵厅村战斗439

人民公社公共食堂旧址,位于嘉定工业区赵厅村战斗439号。建于民国十四年(1925),建筑面积71平方米。面宽五间,砖木结构,歇山式,五脊小青瓦屋面,花岗石鼓墩,青砖铺地。1958年,上海市第一女子中学的部分师生,在此劳动,并在食堂墙壁上画了三幅反映当时生产、生活状况的彩绘壁画,至今色彩鲜艳,保存完好。对研究人文历史具有较高价值。尤其是三幅壁画,史料价值珍贵。

40纤桥 清、民国 南翔镇永丰村天恩桥西南侧

纤桥,位于嘉定区南翔镇永丰村天恩桥西南堍。始建于清代,民国间重建。2006年重修。花岗石三架平梁桥。通长18.7米,宽1.6米,中跨7米。桥面采用长方形条石平铺,桥柱为并列式长方形条石,两端石砌桥墩。为嘉定横沥河沿线唯一仅存的主要供过往船只纤夫通行的石板桥,对研究嘉定人文历史、内河运输史等具有较高价值。

41孙氏住宅. 1929 南翔镇民主街208

孙氏住宅,位于嘉定区南翔镇民主街208号。约建于民国二十年(1931)。占地面积300余平方米。坐南朝北,砖混结构二层,面阔三间,一正二厢式布置,中间为穿堂式客厅。前为门墙,大门饰牌坊式壁柱。两侧上下拱形窗,观音兜山墙。后立面底层为廊,水泥圆柱支撑,柱头有雀替装饰,二层为阳台,平瓦屋面。对研究当地人文历史、近现代典型风格建筑等具有较高价值。

42胜利街碉堡 民国 南翔镇胜利街115号门前

胜利街碉堡,位于嘉定区南翔镇胜利街115号门前。解放战争前国民党军队修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现地面高1.78米,直径2.80米。对研究当时国民党军事布防,以及近现代军事史等具有一定的价值。

43大明桥 民国 南翔镇人民街西端、胜利街东端

大明桥,位于嘉定区南翔镇人民街与胜利街相接处。民国二十二年(1933)建。花岗石平三架,全长14.5米,宽2.18米。桥面与桥柱均为四根条石联排式,桥面两侧为铁制栏杆。对研究当地人文历史、街巷格局、居民聚落等具有较高价值。

44池氏住宅 民国 南翔镇红翔村翔二组710号北

池氏住宅,位于嘉定区南翔镇红翔村翔二组710号北侧。始建于民国二十九年(1930)。占地面积约270平方米。坐北朝南,面宽三间,砖木结构二层楼,清水外墙,彩瓷砖铺地。石库门灰塑巴洛克式山花。宅前水泥地坪,设棋盘桌二张,防空洞二个,左右对称。为当时中西合璧式民居的典型代表,对研究当时、当地的人文历史和建筑艺术具有很高价值。

45济生井 民国 南翔镇民主街64号前

济生井,位于嘉定区南翔镇民主街64号前。1925年齐卢战争后,为防疫病流行,上海中国济生会在王家湾(今民主街)凿井一口,为公众提供安全用水。该井直径超过2米,地面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嘉定历史上用于社会公益、专门为公众提供洁净、安全水源的最大的一口井。对研究人文历史具有很高价值。

46王氏住宅-2 民国 南翔镇生产街116

王氏住宅-2,位于嘉定区南翔镇生产街116号。始建于民国十八年(1929)。建筑面积200余平方米。坐北朝南,现存砖木结构二层。中西合璧石库门,正面为巴洛克式灰塑山花,里侧为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歇山顶,哺鸡脊。院内西南角有水井一口。是当地中西合璧式近现代民居的典型代表,对研究人文历史和建筑艺术具有很高价值。

47水塔 1960年代 南翔镇生产街116号门南

水塔,位于嘉定区南翔镇生产街116号门前。建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钢筋混凝土结构。此为深水井水塔,时为改善当地居民饮用水质量而建造,后因深井下泥沙较重而废弃,为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的纪念性建筑,为嘉定地区少见,对研究人文历史具有较高价值。

48西成桥 南翔镇胜利街93号西侧

西成桥,位于嘉定区南翔镇胜利街93号西侧。花岗石平三架,南北走向,跨走马塘,两端有石阶。全长近15米,宽1.6米。清乾隆十七年(1752)、嘉庆七年(1802)先后重修。对研究当地居民聚落、市镇发展、道路河网水系等具有重要价值。

49南华新村碉堡 民国 南翔镇南华路10115号旁

南华新村碉堡,位于嘉定区南翔镇南华路10115号旁。解放战争前国民党军队修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现地面残高1米,直径3.05米。对研究当时国民党军事布防、近现代军事史等具有一定的价值。

50方泰烟墩. 南宋 安亭镇方泰顾垒村北、嘉松公路东侧

方泰烟墩,又名沙冈墩。位于嘉定区安亭镇方泰顾垒村北、嘉松北路东侧、盐铁塘西岸。南宋建炎三年(1129),韩世忠驻军吴淞江下游时修筑,元末、明初沿用。遗址为圆形土堆,黄土夯筑,现存直径约20米,高约10米,面积300多平方米。对研究嘉定海陆变迁、人文历史、古代军事设施等具有重要价值。

51陆氏住宅1 安亭镇星明村754

陆氏住宅-1,位于嘉定区安亭镇星明村754号。建于清末。占地面积近200平方米。坐西北朝东南,砖木结构平房。主厅原面宽五间,现存三间,硬山式,哺鸡脊,小青瓦屋面。六步架,扁作穿斗、抬梁混合式架构,雕花山雾云及梁枋,明间宽达5.2米,10扇落地长窗。方砖铺地,砖方38.5厘米。内墙花岗石条石基础,为嘉定少见。是当地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对研究当地人文历史、建筑艺术等具有较高价值。

52陆氏住宅2 安亭镇星明村785-787

陆氏住宅-2,位于嘉定区安亭镇星明村785-787号。约建于清末。占地面积300余平方米。坐西北朝东南,砖木结构平房,面宽五间,硬山式,甘蔗脊,小瓦屋面。左右厢房各两间。主厅八步架,扁作穿斗、抬梁混合式架构,明间宽达5米,翻轩、雕花梁、枋、山雾云,落地长门六扇、床四扇。青砖铺地,花岗石墙基。青砖平铺天井,中间花岗石踏道。是当地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对研究当地人文历史、建筑艺术等具有较高价值。

53黄渡碾米厂旧址 民国 安亭镇黄渡东横街62

黄渡碾米厂旧址,位于嘉定区安亭镇黄渡东横街62号。1986年版《黄渡志》记载,该碾米厂系民国早期胡厥文等创办的实业之一。1937年被日军炸毁。现存建筑为二十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重建。整体布局依老吴淞江而建,是嘉定现存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遗产,对研究计划经济时期的粮食储备、加工和供应等具有较高价值。

54黄渡吴氏住宅 民国 安亭镇黄渡佛阁弄5

黄渡吴氏住宅,位于嘉定区安亭镇黄渡佛阁弄5号。建于民国九年(1920)。占地面积近300平方米。坐西朝东,砖混结构二层楼,呈不对称布局。主厅二间,厢房四间,上、下有廊。拱券形正门、廊柱、栏杆立柱等均西式风格。是当地近现代民居的典型代表,对研究当时、当地人文历史、建筑艺术等具有一定的价值。

55工农街70-80号住宅 民国 安亭镇黄渡工农街70-80

工农街70-80号住宅,位于嘉定区安亭镇黄渡工农街70-80号。建于民国时期。占地面积约270平方米。坐东南朝西北,硬山式,小青瓦屋面,砖木结构二层楼,面宽三间,二楼四面回廊。方砖铺地,花岗石鼓墩。花岗石铺地天井。墙体与立柱用墙钉连结。对研究当地人文历史、建筑艺术等具有较高价值。

56泰山堂 安亭镇黄渡文化街39

泰山堂,位于嘉定区安亭镇黄渡文化街39号。清末陈氏建。主厅建筑面积130余平方米。坐东朝西,二进院落。一进主厅面宽五间,硬山式,雌毛脊,小青瓦屋面,砖木结构。后檐与二进仪门之间左右各一小天井。厢房单坡顶。二进建筑仅存水井一口。对研究当地人文历史、建筑艺术等具有较高价值。

57药师殿 外冈镇葛隆村北市梢

药师殿,位于嘉定区外冈镇葛隆村。2000年重修。建筑面积260余平方米,坐北朝南,砖木结构,面阔五间,单檐歇山式,龙吻脊,小青瓦屋面。殿内供奉药师像,山门内东侧有水井一口。对研究当地人文历史、宗教信仰等具有一定价值。

58马鞍山. 3000年前 外冈镇百安公路东鸡鸣塘北约100

马鞍山,位于嘉定区外冈镇百安西侧,鸡鸣塘北岸,以形似马鞍而得名。形成年代不晚于宋代。明代山上建有佛殿。山阴建欧阳修祠,佛殿毁于民国三十四(1945),欧阳修祠于1966年拆除。现山高近10米,周200多米。对研究嘉定人文历史、海陆变迁等具有较高价值。

59张氏住宅-1 民国 外冈镇葛隆村494

张氏住宅-1,位于嘉定区外冈镇葛隆村494号。民国时间张梅卿建。建筑面积约80平方米。坐西南朝东北,面宽三间,砖木结构二层楼。硬山式,雌毛脊,小青瓦屋面,灰砖清水墙镶红砖腰线,琉璃漏窗,山尖灰塑圆形时钟。建筑前立面以传统门窗形式,后立面红砖砌拱券门,明间为罗马柱。此建筑中西合璧,二层有走廊,前后迥异,内外有别。对研究当地人文历史、建筑艺术等具有较高价值。

60伏虎司祠 华亭镇浏岛少儿活动营地

伏虎司祠,位于嘉定区华亭镇双塘村的上海市少年儿童浏河活动营地内。因旧祀唐代狄仁杰而得名。始建于宋嘉定十一年(1218),明嘉靖、清乾隆、同治间先后重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迁建至现址。建筑面积约100平方米,坐北朝南,面阔三间,砖木结构平房。硬山式,雌毛脊,小青瓦屋面。对研究嘉定人文历史、建筑艺术等具有较高价值。

61许氏住宅. 华亭镇毛桥村17

许氏住宅,位于嘉定区华亭镇毛桥村17号。约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建筑面积300余平方米。坐北朝南,面宽三间,砖木结构平房。歇山式,观音兜,雌毛脊,小青瓦屋面。六步架,明间穿斗式、次间抬梁式架构,花岗石鼓墩,泥地。前后厅间以厢房连接。天井青砖铺地。为当地农村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对研究当地人文历史、建筑艺术等具有较高价值。

62毛氏住宅 民国 华亭镇毛桥村143

毛氏住宅,位于嘉定区华亭镇毛桥村143号。建于民国时期。建筑面积130余平方米。坐北朝南,面宽三间,砖木结构平房,歇山式,观音兜,雌毛脊,小青瓦屋面。六步架,穿斗式架构,实木板门窗,两次间为构思巧妙的左右移动式窗门,有隔断和小阁楼,花岗石鼓墩,泥地。为当地农村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对研究当地人文历史、建筑艺术等具有一定价值。

63孙氏手工作坊遗址 华亭镇华亭村838号西侧

孙氏手工作坊遗址,位于嘉定区华亭镇华亭村838号。约建于清末至民国初。建筑面积60余平方米。坐北朝南,面宽三间,砖木结构平房,硬山式,雌毛脊,小青瓦屋面。六步架,穿斗式架构,其中西侧两间建于河道上,花岗石柱桩基上置木梁,梁上铺石板,石板上架屋,木板铺地。该建筑旧为孙氏油坊的货物出入码头兼做物资储存。为嘉定现存唯一一处建于河道上的乡间手工作坊建筑,是研究嘉定民国及其以前农村手工作坊的重要实例,对研究人文历史等具有较高价值。

64玉虹桥 嘉定新城(马陆镇)励学路二号桥西侧

涵春堂,位于嘉定新城(马陆)大裕村嘉富路。系清晚期王氏所建。建筑面积350平方米左右。坐东朝西,硬山式,雌毛脊,小青瓦屋面。面宽五间,八步架,扁作穿斗、抬梁混合式架构,雕花大梁、山雾云、长窗裙板,轩廊,檐下有挂落、栏杆,左右厢房各二间,花岗石鼓墩,泥地,天井为青砖铺筑九宫格图案。对研究嘉定人文历史、建筑艺术等具有较高价值。

65涵春堂 嘉定新城(马陆镇)立业路、嘉富路西北

涵春堂,位于嘉定新城(马陆)大裕村嘉富路。系清晚期王氏所建。建筑面积350平方米左右。坐东朝西,硬山式,雌毛脊,小青瓦屋面。面宽五间,八步架,扁作穿斗、抬梁混合式架构,雕花大梁、山雾云、长窗裙板,轩廊,檐下有挂落、栏杆,左右厢房各二间,花岗石鼓墩,泥地,天井为青砖铺筑九宫格图案。对研究嘉定人文历史、建筑艺术等具有较高价值。

66彭赵村碉堡 民国 嘉定新城(马陆镇)彭丰路\澄浏路口

彭赵村碉堡,位于嘉定区新城(马陆)彭赵村408号。民国时期侵华日军修筑。钢筋混凝土结构,不等边八角形。为侵华日军暴行的重要物证,对研究日军侵华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等具有重要价值。

67黄家花园 1928 江桥镇星火村黄家花园路

黄家花园,位于嘉定区江桥镇黄家花园路。民国十二年(1923)始建。平面略呈方形,内有池塘,四周环河,南与西虬江相通。园内遍植树木200余种,其中名贵树木30余种。对研究嘉定人文环境、名贵树木栽培等具有较高价值。

68唐桥 江桥镇星火村121号东侧

唐桥,位于嘉定区江桥镇星火村121号东侧。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清光绪十一年(1885)、1957年先后重建。平三架,花岗石质,柱桩,通长12米余,宽1.7米余,边跨桥额刻有其他名称、题记。对研究当地人文历史、桥梁建筑史等具有一定价值。

69秀野堂 民国 新成路街道新成村1232

秀野堂,位于嘉定区新成路街道新成村1232号、1235号。建于民国时期。占地面积300余平方米。坐北朝南,面宽三间,二进院落。主厅硬山式,甘蔗脊,小青瓦屋面。八步架,穿斗式架构,花岗石鼓墩,方砖铺地。左右厢房雌毛脊。仪门歇山式,雌毛脊。为当地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是研究当地人文历史、建筑艺术等不可多得的实例。

70宣家坟 新成路街道新成村嘉贤庄

宣家坟,位于嘉定区新成路街道嘉贤庄小区内。明成化间西安府同知宣昶家族墓。1967年在农田基本建设中被发现,原有石坊、石碑等地面建筑及墓葬,均被毁,仅存石辟邪、石羊、石马各一对。墓中出土了十二册明成化说唱本。对研究嘉定人文历史、自然环境等变迁等具有较高价值。

71周氏住宅 49年前后 徐行镇红星村六组319

周氏住宅,位于嘉定区徐行镇红星村六组319号。建于1949年前后。建筑面积近100平方米。坐北朝南,面宽三间,砖木结构平房。悬山式,雌毛脊,小青瓦屋面。为当地农村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对研究当地人文历史、建筑艺术等具有一定价值。

72同颐庆堂 嘉定南大街318328

同颐庆堂,又称同颐庆堂国药号,坐落于嘉定故城嘉定镇州桥南堍、张马路口,始创于清宣统二年(1910)。初设于法华塔南侧,时有三间店面和跨街货栈。民国七年(1918)由太仓浏河镇万象春药店梅衡甫收购重建,更名和记同颐庆号。梅氏系中药业行家,善于经营,以药材品种齐、质量好、加工精,以及延聘名义坐堂、服务诚信而负盛名。1956年公私合营后,几易其名和地点,但基本保持经营特色。1997年,全面翻建,扩大店面,并恢复同颐庆堂之名,韩敏题匾。同颐庆堂是嘉定镇唯一经营至今的百年老字号。

73中下塘街23号住宅仪门 民国--80年代 嘉定中下塘街23

中下塘街23号住宅仪门,位于嘉定镇州桥西南堍民宅院内。坐北朝南,歇山式,哺鸡脊,原有雕塑文革间被破坏,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重修,现保存较好。院内二层楼传统民居后期改造,结构简洁,已非原貌。

74善牧堂额 嘉定西大街202

善牧堂额,位于嘉定镇西大街202号,善牧堂隶属美国圣公会,初名监督会。清光绪八年(1882)由牧师吴虹钰主持购地、建堂、施医、设学等事宜。光绪十年(1884)堂成,十五年(1889)开办女学,翌年复设男校,并先后于外冈、方泰、安亭等处设立分堂。1993年重建于清河路432号。现剩“善牧堂”三字为原物。

75西大街212弄水井 嘉定西大街2124号院内

西大街212弄水井,位于嘉定故城嘉定镇西大街2124号院内,青砖井壁,叠层2个圆形素面井圈,下层为青石,上层为武康石,外径50厘米,内径30厘米。初步判断,上层井圈为他处移置。总体保存较好,井水清澈,仍可使用。

76西大街水塔 1960年代 嘉定西大街220号西侧

西大街水塔为深水井水塔,位于嘉定镇西大街220号院后,建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钢筋混泥土结构,以四根柱脚作支撑,顶部浇筑圆形水箱,通高约15米,当时是为改善城镇居民饮用水质量而建,后因出水质量不尽如人意而废弃。西大街水塔是研究嘉定近五十年来市政建设演变、居民生活不断改善的重要实例。

77解放街218号水井 民国 南翔解放街218号院内

水井位于南翔古镇解放街218号院内,修建于民国间。青砖井壁,青石井台与素面八角形井栏一体,井台方75厘米,通高26厘米,内径27厘米,外径43厘米,保存完好,井水清澈,居民仍在使用。该户建筑为民国间比较普通的二层楼传统民居,门前即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南翔寺砖塔。

78解放街赵氏住宅 民国 南翔解放街混堂弄5号(檀园内)

解放街赵氏住宅,位于南翔古镇解放街2305号,建于民国间,具体年代不详。建筑坐东北朝西南,面宽三间,砖木结构二层楼。硬山式,甘蔗脊,小青瓦屋面,清水外墙。八步架,圆作穿斗抬梁混合结构,前檐廊被后期封闭改造。方砖铺地,花岗石鼓墩。建筑完整。

79庄氏住宅 民国 南翔解放街混堂弄5号(檀园内)

庄氏住宅,位于南翔古镇解放街2309号。建筑坐东朝西,面宽三间,砖木结构二层楼。硬山式,甘蔗脊,小青瓦屋面,清水外墙。六步架,梁架形式不详。明间后步架设楼梯。建筑完整。

80胜利街94号水井 南翔胜利街94

胜利街94号水井,位于嘉定区南翔镇胜利街94号民居院内,建筑系普通砖木结构民居,门窗缺失、改建,失去原貌。水井为青石井壁,花岗石井台,青石八角形素面井栏,高41厘米,内径29厘米,外径50厘米,局部损坏。井栏疑为他处移置。周边环境较差。

81胜利街133弄水井 南翔胜利街1334号、5

胜利街133弄水井,共2口,分别位于南翔镇胜利街1334号、5号门外。水井均青砖井壁,花岗石六角形素面井圈,高33厘米,内径30厘米,外径47厘米。保存完好,居民仍在使用。水井所在胜利街133弄,以砖木结构普通民居为主。

82新丰村勤耕碉堡 民国 南翔新丰村勤耕组

碉堡位于嘉定区南翔镇新丰村勤耕(原勤耕村)第二塘南岸,北邻马陆镇樊家村。民国二十六年(1937)侵华日军修筑,八角形钢筋混凝土结构,现地面高2.7米,直径3.65米。共有八个枪眼,进出口在西侧。现成为侵华日军遗迹之一。尽管残损严重,但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当时侵华日军布防以及近现代军事史等具有一定的价值。

83“福履绥之”仪门 娄塘人民街9799

“福履绥之”仪门,位于嘉定区北部娄塘古镇人民街9799号院内,歇山式,哺鸡脊,花岗石门框。通宽2.62米,净宽1.22米,脊高4.5米。仪门雕塑毁于文革,一侧门垛为后期不当重砌,门洞被封堵。门楣砖刻楷书“福履绥之•光绪己丑仲夏之吉”等字基本完好。光绪己丑为光绪十五年(1889),据此,此仪门距今已120年历史。

84永福桥 民国 娄塘人民街137号西侧

永福桥,位于嘉定区北部娄塘古镇人民街西首,约建于民国时期。花岗石平三架,长方形石柱,西跨已填平。东北至西南走向,跨野泥泾南口,与野泥泾街相接,南侧为娄塘河。通长11米,中跨6米,宽1.5米。桥面于本世纪初加铺水泥,以方便非机动车通行。永福桥桥体基本完整,并仍发挥交通功能。

85大北街200号陈氏住宅 民国 娄塘大北街196-204

大北街200号陈氏住宅,位于嘉定区北部娄塘古镇大北街196-204号,民国二十五年(1936)建。建筑坐北朝南,砖木结构,面宽六间,其中正屋五间。硬山式,观音兜,哺鸡脊,小青瓦屋面。六步架,扁、圆作抬梁穿斗混合式结构。

86汪氏住宅 民国 娄塘大北街218

汪氏住宅,位于嘉定区北部娄塘古镇大北街218号,建于民国时期,具体年代不详。建筑坐西北朝东南,砖木结构,面宽五间,硬山式,雌毛脊,小青瓦屋面。六椽架,扁、圆作抬梁、穿斗混合式结构。

87瞿家弄473号住宅 娄塘瞿家弄4734

瞿家弄473号住宅,位于嘉定区北部娄塘古镇瞿家弄4734号。建筑坐西南朝东北,面宽三间,砖木结构,硬山式,雌毛脊,小青瓦屋面。六步架,翻轩,扁作抬梁式四界梁,柱头科,雕花轩梁、山雾云、雀替。花岗石鼓墩。该建筑集翻轩、抬梁、柱头科、山雾云、雕花等建筑形式于一体,在当地比较少见,是当地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

88瞿家弄11弄水井 瞿家弄1123号门前

瞿家弄11弄水井位于嘉定区北部娄塘古镇瞿家弄1123号门前。青砖井壁,青石八角形素面井圈,高24厘米,外径50厘米,内径27厘米。保存较好,居民仍在使用。

89蔑竹弄8号水井 娄塘蔑竹弄8号院内

水井位于嘉定区北部娄塘古镇中心区蔑竹弄8号院内。清代修造,青砖井壁,青石井台,井台面覆浇了一层混凝土,青石圆形素面井圈,保存完好,井水清澈,居民仍在使用。

90大北街75号水井 大北街75号院内

水井位于嘉定区北部娄塘古镇大北街75号院内。水井为青砖井壁,青石八角形素面井圈,高37厘米,外径43厘米,内径18厘米,内口光滑,保存完好。

91顾氏住宅 民国 娄塘劳动街23

顾氏住宅位于嘉定区北部娄塘古镇劳动街23号,建于民国后期。建筑坐西北朝东南,面宽二间,砖木结构二层楼。硬山式雌毛脊,小青瓦屋面。六步架,穿斗式。一层正间设屏门,二层前后檐门窗保存较好。后院有水井一口,青砖井壁,花岗石方形方口井台、圆形素面井圈,保存较好。

92窑湾里12号水井 娄塘窑湾里12号院内

窑湾里12号水井,位于嘉定区北部娄塘古镇窑湾里12号院内,青砖井壁,青石八角形素面井圈,高36厘米,内径28厘米,外径48厘米,保存完好。

93窑湾里汤氏住宅 娄塘窑湾里26

窑湾里汤氏住宅,位于嘉定区北部娄塘古镇窑湾里18号。建筑坐西北朝东南,砖木结构,面宽三间。沿街平房,硬山式观音兜,雌毛脊,小青瓦屋面,六步架,穿斗式架构。主厅为二层楼,硬山式,观音兜,雌毛脊,小青瓦屋面,拱形窗楣,单坡顶厢房。后院天井有水井一口,长条砖井壁,青石井台,武康石方形素面井圈。

94“聿修厥德”仪门 民国 娄塘窑湾里22

“聿修厥德”仪门,位于嘉定区北部娄塘古镇窑湾里22号,民国二十年(1931)建。砖石结构,通宽2.72米,檐高3.22米,净高2.25米,净宽1.2米。花岗石门框。歇山顶,后期改造,门楣砖刻阳文“聿修厥德”及上、下款 “辛未八月”、“徐增”等字,基本完好,雕塑有损坏。

95窑湾里浦氏住宅 娄塘窑湾里60

窑湾里浦氏住宅,位于嘉定区北部娄塘古镇窑湾里60号,建于清代。建筑坐西北朝东南,面宽三间,砖木结构,歇山式,观音兜,雌毛脊,小青瓦屋面。六步架,明间扁作穿斗式、次间圆作抬梁式架构,门窗基本完好。

96中大街20-32号住宅 娄塘中大街2032

中大街20-32号住宅,位于嘉定区北部娄塘古镇中大街2032号,由陆氏建于清末。建筑坐东南朝西北,面宽六间,砖木结构。沿街为二层楼,硬山式,雌毛脊,小青瓦屋面。六步架,扁作穿斗、抬梁混合式架构。后院建筑多改造为现代建筑。其中20号后院尚存平房一间,六步架,扁作穿斗、抬梁式混合式架构,格子窗扇,结构简单。现存建筑整体保存较好。

97娄塘供销社旧址 1958 娄塘中大街157

娄塘供销社旧址,位于嘉定区北部娄塘古镇中大街157号,建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建筑坐北朝南,悬山式,砖混结构二层楼,面宽六间,街口转角设计,清水外墙,四坡顶小青瓦屋面。娄塘供销社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娄塘古镇规模最大的集体商业建筑,对研究当时、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人文历史等具有一定的价值。

98娄塘路626弄郑氏住宅 娄塘路6267

娄塘路626弄郑氏住宅,位于嘉定区北部娄塘古镇娄塘路6267号,另一出入口为娄塘路65814号。建于清末。建筑坐东朝西,面宽二间,砖木结构。主厅及厢房均为二层楼,硬山式观音兜,哺鸡脊,小青瓦屋面,八步架,作抬梁式架构。厢房单坡顶。院内有水井1口,青砖井壁,一体式青石井台、井圈。后院柴房三间。郑氏住宅为当地代表性传统民居,门窗等破损、改造,但主体型制、结构比较完整。

99娄塘路62637号水井 娄塘路62637

娄塘路62637号水井,位于嘉定区北部娄塘古镇娄塘路62637号院内,建造于清末。青砖井壁,青石井台,方88厘米;花岗石圆形素面井圈,高32厘米,内径28厘米,外径50厘米,保存较好。

100世昌堂 民国 娄塘路6852

世昌堂,位于娄塘路6852号,约建于清末。建筑坐西北朝东南,面宽三间,砖木结构。主厅二层楼,硬山式,观音兜,哺鸡脊,小青瓦屋面。八步架,扁作抬梁式结构。一层大梁两端刻卷草纹,二层栏杆雕平安富贵图案,卷草纹花板。彩牌做法考究。世昌堂主体结构完整,其他建筑为一般性砖木结构平房。后院有水井一口,条砖盘筑,花岗石六角形井圈。

101娄塘路7924号住宅 娄塘路7924

娄塘路7924号住宅,位于嘉定区北部娄塘古镇娄塘路7924号,始建于清,具体年代不详。建筑坐西朝东,砖木结构,硬山式,观音兜,雌毛脊,小青瓦屋面。面宽三间,六步架,穿斗式架构。娄塘路7926号住宅,檐口较低,梁架结构简洁,观音兜圆润古朴,在当地传统民居中比较典型,因而对研究当地人文历史、建筑艺术等具有一定的价值。

102大东街2弄水井 民国 娄塘大东街2弄东首

大东街2弄水井,位于嘉定区北部娄塘古镇大东街2弄弄口,西临横沥河。建于民国时期,青砖井壁,花岗石井台,青石六角形鼓腹井圈,井水清澈,附近居民仍在使用。临河筑井,除附近居民使用外,还兼有义井作用,可为过往船只及行人提供便利。因此,该水井对研究当地人文历史、居民聚落等具有较高价值。

103大东街王氏住宅 娄塘大东街1925

大东街王氏住宅,位于嘉定区北部娄塘古镇大东街19-25号,建于清末。建筑坐西北朝东南,面宽三间,砖木结构二层楼,硬山式,观音兜,雌毛脊,小青瓦屋面,青砖铺地,花岗石鼓墩。六步架,穿斗式架构。一层大梁外端雕如意纹,为当地少见。后院水井1口,长条砖井壁,花岗石圆形素面井圈,井水清澈,居民仍在使用。该王氏住宅在当地传统民居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尤其水井历史可能要早于房屋建筑,整体对研究当时、当地居民聚落、人文历史、建筑艺术等具有一定的价值。

104大东街张氏住宅 民国 娄塘大东街3339

大东街张氏住宅,位于嘉定区北部娄塘古镇大东街33-39号。张氏建于民国时期,二十世纪中叶部分归国有,部分仍属张氏。建筑坐西北朝东南,面宽五间,砖木结构二层楼。硬山式,观音兜,哺鸡脊,小青瓦屋面。六步架,穿斗式架构。青砖铺地,青石鼓墩。仪门歇山顶,哺鸡脊,雕塑损毁严重。仪门与主楼间有夹弄,夹弄两端设楼梯过道连接主楼与厢房。夹弄西侧有水井1口,青砖井壁,青石六角形素面井圈,井水清澈,现仍在使用。厢房为单坡顶,栏杆雕刻有非常精细的福禄寿等吉祥图案。房屋出租,居者不定。张氏住宅是民国时期当地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对研究当时、当地人文历史、建筑艺术等具有较高的价值。

105小东街57弄住宅 民国 娄塘小东街57弄东侧

小东街57弄住宅,位于嘉定区北部娄塘古镇小东街中部。建筑坐西北朝东南,面宽二间,砖木结构,二进院落。街面平房,硬山式,雌毛脊,小青瓦屋面,六步架,穿斗式架构。主厅为二层楼,硬山式,雌毛脊,小青瓦屋面,六步架,抬梁式四界梁。此民居为娄塘古镇较典型的商住两用传统建筑,沿街为店面,整体保存基本完整,门窗等曾作不适当修缮改造。2018年进行修缮。

106小东街127号朱氏住宅 民国 娄塘小东街123127

小东街127号朱氏住宅,位于嘉定区北部娄塘古镇小东街,约建于二十世纪中叶前。建筑坐西北朝东南,二进院落,砖木结构,硬山式,观音兜,雌毛脊,小青瓦屋面。沿街平房三间,六椽步架,扁、圆作穿斗、抬梁混合式架构。主体建筑为二层楼,面宽五间,六步架,拱形窗楣,梁架结构不详。第二进平房,六步架,明间圆作抬梁式四界梁,次间扁作抬梁式人字梁。均花岗石鼓墩。此朱氏住宅为典型的前店后工场式商住两用房。

107南新路石桥 娄塘南新路1171号西侧

南新街石桥位于嘉定区北部娄塘古镇南新街1171号西侧,东北至西南走向,跨木勺泾,花岗石平四架,其中仅中间一跨石板尚存,其余均已改为钢筋混凝土桥面。通长14米余。一侧横梁刻有隶书“长通香火往来人”七字,疑为他处毁废桥梁之构件。桥名无考。该石桥对研究当地人文历史等具有一定价值。

108“垂裕后昆”仪门 娄塘村新村332

“垂裕后昆” 仪门,位于嘉定区北部娄塘村新村332号,清宣统二年(1910)建。仪门歇山顶,哺鸡脊,挂落、雕刻损毁,门楣题字“垂裕后昆”及上款“庚戌夏立”依稀可辨。

109李氏怀德堂 娄塘娄东村李楼102

李氏怀德堂,位于嘉定区北部娄塘古镇娄东村李楼102号,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建。建筑坐西南朝东北,面宽五间,砖木结构,歇山式,观音兜,小青瓦屋面。主厅2002年重修,哺龙脊,六步架,明间圆作抬梁式四界梁,次间穿斗抬梁混合式架构,方砖铺地。后厅雌毛脊,四步架,扁作穿斗式架构。主厅后水井1口,青砖井壁,青石六角形素面井圈,保存完好。该李氏为嘉定北乡书香门第,民国间曾于家中召聚村民讲授朱子和科学新知,对地方教育颇有贡献。

110众善桥 南门城固路1582号荷花基地内

众善桥,位于嘉定故城南门外城固路嘉定新城荷花基地内,方志缺载。始建年代不详,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重建。东西走向,花岗石质,平六架,柱桩,“开”字形梁架,为嘉定平架古石桥中罕见。全长20余米,宽1.5米,中跨约5米,边跨约2米。桥额刻“众善桥  嘉庆己卯年十一月重建”题记,距今已190年历史,现桥面已塌落三分之二,仅第二和第四跨(由东向西)完整,失去通行功能。

111西横街50-58号住宅 安亭黄渡西横街50-58

西横街50-58号住宅,位于嘉定区南部黄渡古镇西横街,建于民国时期,具体年代不详。砖木结构平房。坐东南朝西北,面宽五间,硬山式,小青瓦屋面。六步架,穿斗式架构,方砖铺地,花岗石鼓墩。左右有厢房。天井青砖铺地,回文图案。宅后有水井1口。西横街50-58号住宅于新中国成立后曾改为黄渡镇卫生所。建筑除仪门顶部改造外,主体建筑保存较好。

112彩虹桥 安亭黄渡罗家村60号门前

彩虹桥,位于嘉定区南部黄渡古镇罗家村60号前,东西走向,跨小吴塘。始建于明永乐二年(1404),清光绪五年(1879)重建,1984年重修。花岗石质,单孔,桥两边为长条石,中间镶石板。桥额有“光绪五年 彩虹桥”等题记,桥栏亦刻有“彩虹桥”等题记。

113罗家村金氏住宅 民国11 安亭黄渡罗家村30

罗家村金氏住宅,位于嘉定区黄渡镇罗家村30号,民国十一年(1922)建。建筑坐北朝南,平房,面宽五间,砖木结构,歇山式,甘蔗脊,小青瓦屋面。八步架,穿斗、抬梁混合式架构,明间枋面线刻“中华民国十一年六月建筑”十一字。花岗石鼓墩,泥地。门前水井1口,青砖井壁,原花岗石井栏易为混凝土浇制八角形井栏,系由他处移置,上刻“济生井•上海市济生会•甲子冬立”等铭文。甲子为民国十三年(1924),时因齐(燮元)卢(永祥)军阀混战,黄渡镇深受其害,百姓流离失所,上海市济生会遂于黄渡镇设立临时收容所,救济灾民,济生井即源于此。金氏住宅,为当地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特别是梁架上刻有建造年月,在嘉定非常罕见,而济生井又铭记了一段历史。

114万福桥 安亭黄渡文化街南端、工农街西首

万福桥,位于嘉定区南部黄渡古镇华浦路东侧、吴淞江北岸、文化街与工农街口,东西走向,花岗石质,平三架。桥额阳刻“万福桥”三字及花纹图案,桥额题记“乾隆五十六年□月募建”。据此,该桥距今已二百多年。现桥面浇筑了一层混凝土,桥下河道已填塞,但桥体基本完整保留。

115方泰西街水井 安亭方泰村42号门前

方泰西街水井,位于嘉定区安亭镇方泰村西街42号门前东侧,建造年代不详。青砖井壁,武康石圆形素面井圈,给人以古朴沧桑之感。井圈外壁局部缺损,但整体保存较好,井水清澈,居民仍在使用。从井壁用砖及井圈材质初步考察,该水井建筑年代应在元、明之间。

116盐铁塘 —现代 外冈葛隆村--安亭星明村

盐铁塘,相传汉吴王刘濞为运盐铁而开挖得名。北起江苏省张家港市扬舍镇,向南流经江苏太仓市,至上海市嘉定区黄渡镇入吴淞江止,全长90余公里。其中嘉定区境内长约18公里,为嘉定区西部重要干河。明、清时期疏浚数十次。20世纪80年代前后及2003年又先后疏浚。河口宽2430米,底宽815米,可通航60100吨船只,沿线两岸有8米宽的绿化带,遍植水杉、杞柳等乔木。盐铁塘对研究嘉定人文历史、人工河道沿革变迁、内河航运史,以及农田灌溉、排涝等具有重要价值。

117外冈西街33弄水井 外冈西街33弄口

青砖井壁,武康石双层圆形井圈,上层高32厘米,外径53厘米,内径32厘米。下层高19厘米,外径90厘米,内径34厘米。四周混凝土浇筑地面,居民仍在使用。该水井双层武康石井圈比较特别,上层井圈可能因后期地面抬升而从他处移置。但材质、形式相仿,给人以古朴沧桑之感,时代约在元明之间,且保存完好。

118染香路水井 民国 外冈染香路39号门前

染香路水井,位于外冈镇染香路39号门前,青砖井壁,花岗石圆形井台,青石圆形素面井圈,高28厘米,外径49厘米,内径29厘米,井圈口圆润光滑。花岗石圆形井台,直径93厘米。此水井据井壁砖及花岗石井台型制判断,为民国时期建筑,青石井圈或为清代之物,由他处移置于此。整体保存较好,井水清澈,居民仍在使用。

119吴兴寺碑刻(二通) 外冈沪宜公路5428

吴兴寺碑刻(二通)。吴兴寺遗址位于嘉定区西部外冈镇嘉松北路、老沪宜公路东北侧,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十年(511),五代后汉乾祐二年(949)重建,明、清间多次修建。清光绪时已废。民国十六年(1927)重建。至1949年,仅存大雄宝殿、大悲阁等部分建筑。1977年,寺庙建筑基本被毁。1993年后陆续重建。遗址仅存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重修吴兴禅寺碑》、民国十六年(1927)《重建吴兴禅寺碑》二通。

120王氏住宅 外冈葛隆村392-398

王氏住宅,位于嘉定区外冈镇葛隆村392弄。建筑坐西南朝东北,面宽三间,二进院落,砖木结构,雌毛脊,小青瓦屋面。沿街三间二层楼。主厅六步架,穿斗式架构,花岗石鼓墩,泥地,门窗缺失,明间墙壁上留存有“文革”时期的毛主席语录:“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天井青砖铺地。二进平房五间,现存四间。后院临老盐铁塘。王氏住宅在当地传统民居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同时墙壁上留下了“文革”烙印。

121仁润堂 外冈葛隆村393

仁润堂,位于嘉定区西部外冈镇葛隆村393号,由陆大本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建筑坐东北朝西南,面宽三间,砖木结构。主厅二层楼,硬山式,观音兜,甘蔗脊,小青瓦屋面,有副檐。六步架,穿斗式架构,花岗石鼓墩,泥地。整体保存基本完整,其中一扇窗门还保留有蚌壳。主厅后有水井一口,青砖井壁,花岗石一体式井台、井圈,井水清澈,仍在使用。清末至民国,陆氏以家传木作行为业,在当地较有规模和影响。

122陈氏住宅 民国 外冈葛隆村416

陈氏住宅,位于嘉定区西部外冈镇葛隆村,建于民国时期,具体年代不详。建筑坐东南朝西北,面宽三间,砖木结构二层楼,转角设计,硬山式,观音兜,小青瓦屋面。结构基本完整,屋面局部渗漏,二层及一层明间窗、门基本保持原貌,次间门窗后期改造。室内楼梯口有水井1口。该陈氏住宅是当地传统民居与店铺相结合的典型代表。

123严氏住宅 民国 外冈葛隆村469470

严氏住宅,位于嘉定区西部外冈镇葛隆村469-470号,坐西北朝东南,面宽三间,砖木结构二层楼,硬山式,雌毛脊,小青瓦屋面。六步架,圆作穿斗、抬梁混合架构。该建筑结构简洁,在当地传统民居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24吴氏住宅 民国 外冈葛隆村485

吴氏住宅,位于嘉定区西部外冈镇葛隆村485号,坐东北朝西南,面宽二间,砖木结构,硬山式,雌毛脊,小青瓦屋面。整体因受空间限制,布局设计比较复杂。主厅平房二间,六步架,扁作穿斗式架构,其中北侧一间与二层楼耳房各占一半。内墙有“文革”时写的毛主席语录:“为人民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利益改正错的。”红底白字,保存较好,已不多见。吴氏住宅充分利用有限空间,设计布局独特,结构简洁,是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

125张氏住宅-2 民国 外冈葛隆村495

张氏住宅-2,坐西南朝东北,面宽二间,砖木结构二层楼,硬山式,甘蔗脊,小青瓦屋面。沿街厅堂前半部分平房,后半部分二层楼与厢房呈“L”形布局,屋顶架构不详。整体布局因地制宜,空间狭长、紧凑,设计构思巧妙,结构简洁。此住宅在当地传统民居中结构比较独特。

126浦氏住宅 民国 外冈葛隆村514

浦氏住宅,位于嘉定区西部外冈镇葛隆村514号、516号,葛隆街与北街口。建筑坐东北朝西南,面宽二间,砖木结构二层楼,转角设计,临街一侧歇山式,另一侧为悬山式,雌毛脊,小青瓦屋面。六步架,扁作穿斗式架构。转角一间一层门窗墙面用现代建筑材料改造,失去原貌。该浦氏住宅架构基本完整,一侧歇山,一侧悬山的形式比较少见。

127萧氏住宅 民国 外冈葛隆村590

萧氏住宅,位于嘉定区西部外冈镇葛隆村590号。建筑坐东北朝西南,面宽二间,砖木结构二层楼,硬山式,雌毛脊,小青瓦屋面。六步架,穿斗、抬梁混合式架构,结构简洁。一层门窗后期改造。萧氏住宅在当地传统民居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28金龙桥 马陆樊家村111号南

金龙桥,位于嘉定区马陆镇樊家村111号南桥南属南翔镇新丰村勤耕。西北至东南走向,跨第二塘。花岗石质,平三架,柱桩,东西两面均刻有字联,因部分没于水中,内容不详。桥额题“金龙桥”三字。金龙桥位于马陆、南翔两镇交界处,不见方志记载,这次发现可补此缺。

129星桥碉堡 民国 华亭星桥521号院内

星桥碉堡,位于嘉定区华亭镇华亭村星桥521号院内。民国时期侵华日军修筑,钢筋混凝土结构,不等边八角形,现地面高1.2米,设南、北、东三个枪眼,进出口在南面,内部已泥土填至地面平,整体保存状况较好。此碉堡是侵华日军暴行的重要物证,对研究日军侵华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等具有重要价值。

130塌桥碉堡(3处) 民国 华亭高庙路新泾桥东侧、新泾桥东南侧、新泾桥南侧

塌桥碉堡,位于嘉定区华亭镇宝钱公路高庙路新洋桥两侧,民国时期侵华日军修筑。钢筋混凝土结构,不等边八角形,四面设枪眼,进出口在西南面,因受周边填土挤压,整体向西倾斜,顶部损坏,总体结构基本完整。此碉堡是侵华日军暴行的重要物证,对研究日军侵华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等具有一定价值。

131白云庵 菊园永胜村一组376

白云庵,位于嘉定区菊园街道永胜村376号,方志缺载,始建不详,初步考察为清代建筑。坐北朝南,面宽五间,砖木结构平房,歇山式,雌毛脊,小青瓦屋面。八步架,翻轩,圆作明间抬梁式四界梁,次间穿斗、抬梁混合式架构,花岗石鼓墩,青砖铺地。现有多户居民居住。白云庵为传统民居建筑,主体结构基本完整。

132昌桥高氏住宅 民国 菊园皇庆村昌桥1001

昌桥高氏住宅,位于嘉定区菊园街道昌桥村1001号,民国时期建,具体年代不详。建筑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平房,歇山式,观音兜,雌毛脊,小青瓦屋面。原面宽五间,西侧二间及观音兜、厢房拆除改造。明间内侧门楣雕花开富贵等图案。高氏住宅在嘉定农村传统民居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同时又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的祖居地。

133徐行老街赵氏住宅 民国 徐行老街46

徐行老街赵氏住宅,位于嘉定区徐行镇老街,1949年建。建筑坐东朝西,面宽二间,砖木结构二层楼,悬山式,雌毛脊,小青瓦屋面。六步架,穿斗、抬梁混合式架构,转角楼梯。一层原为南货店,实木排门,二层居住。门窗后期改造。此赵氏住宅原为商住两用,在当地传统民居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研究当地人文历史、建筑艺术等具有一定价值。


附件1:嘉定区文物保护点(133处)简介文字版

附件2:嘉定区文物保护点(133处)简介图文版